原創 劉曉博
最近有一個比較大的利好,被深圳人忽略了。
這就是:深圳的發展空間變大了,“有效面積”獲得了一次比較大的擴容。
去年,國務院批準了“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最近深圳全文發布了這個規劃。
在規劃里赫然寫著:
全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872.02平方千米。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477.74平方千米,約占陸域面積的24%,主要分布在田頭山-大鵬半島自然保護區、梧桐山-三洲田片區、塘朗山郊野公園、梅林山郊野公園、鳳凰山森林公園等地區;海洋生態保護紅線394.28平方千米,約占海域面積的19%,主要分布在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區。
而在2021年8月發布的《深圳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里,是這樣對生態保護紅線表述的:
生態保護紅線和一般生態空間。全市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588.73平方公里,占全市陸域國土面積的23.89%;一般生態空間面積52.87平方公里,占全市陸域國土面積的2.15%。全市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557.80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積的17.53%。
根據最新國土空間規劃,深圳“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從588.73平方公里,下調到了477.74平方公里,減少了將近111平方公里。
“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從557.80平方公里下調到了394.28平方公里,減少了163.5平方公里。
這意味著,深圳的發展空間顯著擴大了!
近年來,深圳一直被面積小、可用土地少而發愁,專家們也提出了各種版本的深圳擴容方案。
比如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曾在2020年6月,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紀念日前夕發表整版文章,標題為《“三區”疊加 擴權賦能 探索建設大深圳統籌合作示范區”》。
文章認為:
探索建設大深圳統籌合作示范區成為最優選項。規劃中的深河(河源市江東新區)合作區預計面積434平方公里,如能再加上惠州惠陽區、東莞市,深圳擴權統籌的總面積將達到6279平方公里。
文章提出:這個示范區由深圳主導,通過賦予深圳經濟、社會、民生事務等省級管理權限,對深圳、東莞、惠州惠陽、深汕合作區、深河合作區五地的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供給側要素進行結構性調整,在頂層設計上規劃建設一個跨行政區域的資源統籌、功能協調、產業互補、成果共享的區域統籌合作新模式。
還有一些專家更干脆,建議深圳合并東莞、惠州成立直轄市,以便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種種跡象顯示,國家暫時沒有調整行政區劃的打算,而是通過調整深圳生態保護紅線的范圍,給深圳釋放了新的、較大的發展空間。
深圳的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被大幅壓縮了將近19%,釋放了大約111平方公里的面積。在這些空間里,可以建設更多的住宅、學校、醫院、道路、寫字樓、商場和工廠。
按照深圳建成區實際人口密度(大約2萬人/平方公里),這111平方公里可以容納200萬人。
“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減少了163.5平方公里,仍然處于生態紅線保護中的區域,主要在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
這意味著,深圳可開發的海域也大幅增加了。或許,在這新釋放出來的163.5平方公里的海域里,未來可以進行適度的填海。
建議深港合作,未來在東部海域建設一個共用的新機場。這個新機場的距離比“發揮深圳第二機場作用”的惠州平潭機場要近很多,可以通過海底隧道,用軌道交通連接深圳和香港市中心。
這對深圳樓市將產生哪些影響?是利好,還是利空?
我的看法是:整體上是利好。
深圳樓市最大的問題上,“非典型性住宅”占比太大,“典型性住宅”占比太小,影響了青年才俊“入股深圳”的機會,對深圳長遠發展不利。
所謂“非典型性住宅”,是指城中村、小產權房、違法建筑、工業區宿舍等,這些住房的總套數超過800萬套(間),基本上可以跟上海住房存量的套數相當。
現代意義上的、適合居住的住宅,也就是商品住宅、保障房(有陽臺、廚房、衛生間,采光通風達標),不到220萬套。北京上海分別有800萬套到850萬套這樣的紅本住宅。
年輕人、新市民到深圳發展,如果想買一套產權清晰、適合居住的住房,難度比較大,價格比較高。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有買了這座城市的房子,才算安家,才算把小家庭的命運綁定了一座城市,入股了一座城市。
深圳不缺住房,但缺少讓年輕人、新市民“入股”的機會。
深圳的住房結構,還停留在“工業區時代”。在低端產業遍地的時期,打工者不在乎居住條件,也不會奢望入股深圳,深圳的住房結構足以滿足那個時代的發展需求。
現在,闖深圳的人發生了巨大變化。從2010年到2020年,深圳800多萬增量人口中,有超過300萬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他們當然不愿意在深圳租一輩子房,在城中村住一輩子。
由于大量土地被各種小產權房、城中村占據,深圳可以用來建設商品房、保障房的土地就捉襟見肘了。搞城中村舊改,難度大、周期長,舊改出來的房子容積率高,不能更好滿足年輕人、新市民的需求。
所以,通過調整生態紅線釋放更多土地,成為深圳當務之急。
現在,國家終于批復了深圳新的國土空間規劃,給深圳釋放了足夠多的可用空間,當然是深圳發展的里程碑事件,是大利好!
新增用地釋放出來之后,會有更多新住宅建成,可能加大一些片區的供應量,比如非核心區。但在核心區,能釋放的空間不大,影響微乎其微。即便在中心區搞一些增量,也會很快被消化。
在非核心區,如果供應量比較大,可能會影響二手房價格上漲。
但官方會控制供應節奏,所以影響主要還是對“非典型性住宅”(城中村、小產權房、違法建筑)。這反而有利于未來城中村的改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