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最近刷了一部劇:《難哄》。比起兩情相悅的戀情,劇中更引人關(guān)注的是女主與母親之間的母女關(guān)系。
在女主失去父親之后,母親迅速改嫁,而女兒則住在親戚家。寄人籬下的日子并不好受,比較離譜的是,女主遭受遠親的騷擾,打電話給母親求她帶自己離開卻被拒絕。
當傷害真正發(fā)生,女主母親并不相信女主,而且迅速離開現(xiàn)場。女主母親一點都不知情?也不是,至少當后來傷害女主的親戚,住到女主母親重組的家庭時,這位母親提醒繼女穿好衣服。
母親對于遠親的惡行是心知肚明的,但在親生女兒需要幫助的時候,母親卻義無反顧地站在了女兒的對立面。
劇情結(jié)尾,女兒主動與母親斷親。母女關(guān)系,到此結(jié)束。
這樣的母親,在劇中出現(xiàn)的可能性大一些。畢竟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母親,至少身邊的女性,都是全身心為孩子考慮。
孩子不同,身為媽媽的我們,與孩子的互動也不同。那么,有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成為一名“好媽媽”可以參考的呢?
《為何母愛會傷人》提供了一份參考指南。
《為何母愛會傷人》是美國心理治療師賈絲明·李·科里分享的關(guān)于“母親”對于孩子的影響、良好養(yǎng)育要素的一本書。在書中,賈絲明·李·科里分享了一份好媽媽傳達的基本信息清單。
怎樣才算是“好媽媽”
說“好媽媽清單”之前,先說說什么是“好媽媽”。
《為何母愛會傷人》提出的“好媽媽”,根據(jù)的是溫尼科特提出的“足夠好的媽媽”這一說法。
溫尼科特“足夠好的媽媽”說法,在很多本書中都看到過,足以看出這一說法的深入人心。確實,身為“媽媽”,我們只要做到“足夠好”就行,不需要成為“完美媽媽”。
那么,怎樣算是“足夠好”?
賈絲明·李·科里在《為何母愛會傷人》里,分享了一項研究觀點:
要提供足夠好的養(yǎng)育,母親不需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同調(diào)與支持,只需要在30%的時間里與孩子同步(意為和諧相處的狀態(tài),母親與孩子同調(diào))就可以。
成為“足夠好的媽媽”似乎并沒那么難,對不對?在30%的時間里,怎樣才算是“足夠好的媽媽”?
賈絲明·李·科里列了一份清單,關(guān)于好媽媽傳達的10條信息。
“好媽媽”傳達的十條基本信息
賈絲明·李·科里在《為何母愛會傷人》,列了以下10條好媽媽傳達的基本信息
- 我很高興你在這里。
- 我看見你了。
- 你對我來說很特別。
- 我尊重你。
- 我愛你。
- 你的需求對我很重要。你可以向我求助。
- 我在這里守候你。我會為你騰出時間。
- 我會保證你的安全。
- 你可以在我身上休息。
- 我以你為樂。
賈絲明·李·科里列出的10條,包含了育兒中孩子各方面的需求。作為媽媽的我們,日常親子互動時,可以將這10條作為參考。
離不開的根本
細看賈絲明·李·科里列出的10條“好媽媽”傳達的基本信息,會發(fā)現(xiàn)有互相重復的地方。
如果給這10條內(nèi)容做個總結(jié),可以是這兩個詞的組合:
看見+回應(yīng)
“看見”孩子的“存在”,“看見”孩子的不同“需求”,同時給到恰到好處的“回應(yīng)”。
怎樣算是“恰到好處”?個人覺得,是親子雙方都舒服的一種狀態(tài)。當達到雙方都舒服的狀態(tài)時,可以稱得上“回應(yīng)”得——“恰到好處”。
寫在結(jié)尾的話
這個時代,我們怎樣做“媽媽”?
網(wǎng)上常常會討論做父母最好能持證上崗。育兒這個旅程,可不是一個“證書”就能“證明”什么。
從10條“好媽媽”傳達的基本信息,到“看見”孩子、給出恰到好處的“回應(yīng)”,說到底,都離不開一個“愛”字。
被說爛了的“愛”字,真正體現(xiàn)在育兒關(guān)系中,卻是一門家長需要細心琢磨的課題。
Hi,我是彌小木
過好當下最要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