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王幸福治療眩暈的專方,屢試不爽!
主方:柴胡10g,黃芩10g,法夏10g,黨參15g,甘草5g,大棗12g,生姜10g,陳皮10g,茯苓15g,白術15g,澤瀉15g,天麻10g(軋細吞服),鉤藤12g(后下),菊花10g。
主治:眩暈。眩暈是常見病、多發病,有的是纏綿痼疾,根治不易。
歷代醫家論治眩暈,有“無風不作眩”“無火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等學說,雖各具道理,終是一隅之見。
中醫認為眩暈的基本病機為風、火、痰、虛綜合為患,治療大法為祛風、清火、豁痰、補虛面面俱到。
自擬專方:柴陳澤瀉湯。
此方實為小柴胡湯、二陳湯、澤瀉湯、六君子湯之合方。
其中,小柴胡湯旋轉少陽樞機,透達郁火,升清降濁;二陳湯化痰降;澤瀉湯滌飲利水。
方中尚寓有小半夏加茯苓湯,亦可降逆化痰,滌飲止嘔;又寓有六君子湯,運脾和胃以治本。
加天麻、鉤藤、菊花者,旨在柔潤以熄肝風。
據大量臨床病案驗證,此方一般僅服2~4劑,多能迅速息止眩暈之急性發作,可為高效驗方。
驗案
1、患者,女,42歲?;佳灠Y10余年,常因受涼、勞累、生氣、失眠而發病,發時時感覺天旋地轉,目不敢睜,伴耳鳴、耳閉、惡心,甚則嘔吐。西醫診斷為美尼爾氏病。發作時中西藥雜用,遷延7天以上才能逐漸緩解。長則半年,短則1個月,必發無疑,右耳聽力大減。
5年前用江老自擬方“柴陳澤瀉湯”:柴胡、黃芩、法夏、黨參、白術、澤瀉、茯苓、陳皮、天麻、鉤藤、菊花、生姜、大棗。
僅服2劑,眩暈即止,諸癥消失。患者大喜,乃索要處方,并預購藥物以備急需。以后每次發病,急服此方2~3劑,不用任何西藥,多能迅速息止眩暈。未發病時,遵醫囑常服香砂六君子丸、逍遙丸等。
臨證多年,用過很多方子均是不愜意,于是一直留意老中醫的經驗,后終于得到余國俊先生傳授其老師的治療眩暈的高效驗方——柴陳澤瀉湯。運用于臨床,療效斐然,確實是一首好方。我自學之后,運用此方,治療眩暈如魚得水,現也成了我的專方之一。
2、喬某某,男,80歲。最近因眩暈不止,兩次住院治療,懷疑高血壓,腦梗,經西醫治療一段時間,眩暈略為減輕,仍然走路天旋地轉,欲撲地。無奈,慕名從河南來陜西求治于中醫。
刻診:人高魁梧,面黃,不能走動,一動就暈,欲栽倒。血壓略高,該年令亦屬正常,舌淡苔白膩,脈弦滑有力,尺略顯不足,飲食二便尚可,腰時有酸痛。辨為陽虛水泛,少陽郁火,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西醫似美尼爾綜合癥。
處方:柴陳澤瀉湯合真武湯。柴胡10g,黃芩10g,法夏30g,黨參15g,甘草5g,大棗10g,生姜10g,陳皮10g,茯苓50g,蒼術15g,澤瀉70g,天麻30g,鉤藤12g(后下),菊花30g,制附子10g,白芍15g。7劑,水煎服,每日3次。
1周后復診,眩暈基本止住,病人很是高興,直贊中醫好。效不更方,因有輕微耳聾,上方去附子、白芍加三甲,又7劑痊愈。
提示:文中處方,請在專業中醫指導下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