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逃出亞拉卡》
七九年的電影,雖然有很多小瑕疵,比如電風扇的力矩是不可能當電鉆用的,管道那邊也不太可能有電源,但是瑕不掩瑜,氛圍和情緒渲染得很到位,不能磨滅其經典的地位,看完才知道,原來《越獄》這些劇很多細節都是借鑒了這部電影的。整片看的非常清爽利落,克林特演的很冷靜和干練,情緒很能被帶著一起緊張,他隔壁的獄友終于越獄情緒的轉變過程算一個點睛之筆了。
2.《啟示》
瑪雅文明時期,男主所在部落遭到軍隊襲擊,女人被抓走販賣,男人被抓走祭天以求降雨和驅散疾病,男主被抓前把妻兒藏在山洞底部,后來男主逃跑成功卻遭到追殺,男主在森林中全部反殺敵人救出了妻兒。這電影放到現在也不過時,尤其是服化道以及祭司的場景令人震撼,最后,男主看到了海邊來了早期殖民者的大船,對男主來說,可能是新生活的開始,但對其文明來說,也許意味著結束。
3.《血鉆》
《血鉆》將鏡頭對準非洲內戰時期的塞拉利昂,以軍火與鉆石交易為背景展現了戰爭如何摧毀家庭、扭曲人性、撕裂社會。萊昂納多飾演的走私者丹尼,在追逐巨鉆的過程中,逐漸從冷血貪婪走向覺醒,而非洲父親所羅門則用堅定與勇氣試圖找回自己被戰爭奪走的兒子。影片節奏緊湊,不僅有槍林彈雨與人性對抗,更有對資源掠奪的反思,那顆血鉆映射的不是財富,而是文明世界對苦難的冷漠。
4.《上帝之城》
除了主角布斯卡和小豆子,電影還成功刻畫了眾多配角形象,他們共同構成了上帝之城這個復雜的社會生態。感覺更可怕的是惡是滋生繁衍的,其實想了想最開始的少年三俠的惡甚至還帶了幾分俠氣也沒有隨意傷人,再到小豆子變成小霸王產業化幫派火拼再到孩子群體化的惡,他們甚至最開始都忘記了為什么對抗,結果卻變成了個人之間、群體之間的仇恨,還有好多快切看得我整個人都悶悶的。
5.《康斯坦丁》
對我來說是很新奇的劇情,不了解西方宗教文化,如果不是彈幕解釋估計我根本看不懂,看懂以后還是很喜歡這個影片的,基努很帥很符合這個角色,頹廢、不屑又正義,像我喜歡的西德尼。最經典莫過于男主因為獻身要上天堂了,結果撒旦為了不讓他上天堂,把他的晚期肺癌給治好了,真是妙手回春,里面的劇情上帝之子和撒旦之子狼狽為奸合謀真是諷刺。
6.《致命ID》
這部二十多年前的電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對電影那種模糊的觀感,不知道從哪里開始被帶入了那個世界,使我不是屏幕前的觀眾,而是電影這種藝術的觀眾。經典暴風雪山莊模式的連環兇殺案,然而當你滿懷期待想要看到核心詭計的時候編劇開始玩反轉了,單拿出主線故事來說,細節上的瑕疵其實不少,所以嚴格來講可能不算一部合格的懸疑片,但一定是一部優秀的心理驚悚片。
開頭就讓人陷進去的10部高分電影,每部都讓人回味無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