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世道,真不給我們中年人活路??!"上周五晚上,在鎮上的燒烤攤,47歲的老李攥著啤酒瓶,指關節泛著青白。
他剛被工地辭退,因為包工頭嫌他爬腳手架太慢。
我看著他后頸曬脫的皮,想起去年他還在炫耀女兒考上了省重點高中,如今卻為下個月3000塊學費發愁。
燒烤架升騰的煙霧里,老李掰著指頭算賬:城里租房1800,孩子補課費2000,老家老父親每月藥費1500..."
你說我這年紀,去送外賣人家嫌超齡,進廠子又搶不過小年輕..."
其實,47歲打工賺錢難,不如回農村做這3個加工生意,一年掙15萬。
這三個藏在田間地頭的金礦,投資小但利潤厚,我親眼見過隔壁村老王靠其中一門手藝,兩年給兒子在縣城買了婚房。
一、石碑加工。
千萬別小看這門"陰間生意",去年清明期間,我們鎮的石碑作坊接單接到機器冒煙。
現在農村推行集中安葬,但家家戶戶還是講究立碑刻字,光我們縣每年新增墓碑需求就在8000塊以上。
操作要點:①選址要卡住咽喉要道,最好在公墓5公里范圍內,省運輸費就是純利潤;②設備投資3萬足夠(二手刻字機+打磨機),關鍵要找個懂風水的老師傅坐鎮;③開發"一條龍"服務,從石材運輸到安裝全包,單塊石碑利潤能翻3倍。
銷售實戰話術:"叔,您看這款青石是太行山老礦的,太陽底下泛青光,保后代人丁興旺?,F在訂送描金服務,把您爹的生平事跡刻成小傳鑲在背面,保管十里八鄉頭一份!"
記住,農村賣石碑賣的是面子工程,要抓住"比鄰居家氣派"的心理。
二、凈菜加工。
城里人可能想不到,現在北上廣的精品超市里,8塊錢一盒的凈菜,源頭就在咱們農村的加工車間。
去年幫老家堂哥改造的200平作坊,現在每天往省城發3噸菜,毛利40%起跳。
操作流程:①凌晨4點收菜(這時候菜販子還沒起床,收價低20%);②流水線分揀(去黃葉、切頭尾)→超聲波清洗(去農殘)→離心脫水(保證保鮮期);③按火鍋拼盤、月子餐、健身餐等場景包裝,價格直接翻倍。
關鍵細節:和種植戶簽"保底收購協議",比如市場價1塊時你按8毛收,但跌到5毛時你按6毛收,這樣既鎖定貨源又讓老鄉覺得不吃虧。
銷售話術瞄準食堂采購:"王主任,我們凈菜農藥檢測報告比國標還嚴,您看這菠菜根都能直接吃。每天上午10點前送到,耽誤您開火我賠三倍!"
三、窗簾加工。
你以為農村人不講究軟裝?
錯了!
現在回鄉蓋樓的年輕人,十個有八個會為窗簾花上千把塊。
核心技術:①買臺帶自動打褶的縫紉機,效率比手工快10倍;②開發"窗簾+"模式,搭配定做沙發套、桌布形成場景銷售;③拍"窗簾變形記"短視頻,同城流量精準獲客。
銷售殺手锏:"大姐,您家這大落地窗多氣派!用這款高精密布料,大太陽天也不褪色,孩子寫作業不反光。今天訂送價值188元的窗紗,等于白賺兩層防護。"
記住要備好色卡布板,讓客戶摸得到質感,成交率能提高70%。
這三個項目有個共同命門——做熟人生意更要做出專業感。
老王的石碑坊掛著ISO認證(其實是花2800塊辦的),李嫂的凈菜車間裝著玻璃參觀通道,張哥的窗簾店擺著"十大品牌授權書"。
城里打工半輩子,太知道消費者信什么了。
啟動資金不用愁,石碑坊可先接單后采購石材,凈菜加工用冷庫商的"寄存代賣"模式,窗簾布料更是有月結供應商。
最重要的是抓住農村"口碑裂變"特性,做好三家客戶,就能輻射整個行政村。
想起《紅樓夢》里那句話:"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活法。"
當城市不再是我們這代人的主場,或許轉身時,會發現故土的月光同樣照亮了金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