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偉 通訊員 蕭蕭 熊星 陳雅芬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是“中國陳皮之都”的核心產區,新會陳皮以科技賦能生態種植,通過綠色技術革新與全鏈條標準化管理,不僅守護了千年陳皮的道地性,更推動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近日,記者深入田間地頭,揭秘這片“黃金果皮”背后的綠色密碼。
走進廣東陳皮人家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陳皮人家”)的生態莊園,映入眼簾的是連片的新會柑樹,柑花盛開,蜂飛蝶舞。作為陳皮人家生態莊園的一期項目,新會陳皮農業文化創意園(以下簡稱“創意園”)位于江門市新會區銀洲湖畔,其新會柑種植面積達1000畝,園內設有無病新會柑苗木繁育基地和廣陳皮種質資源圃科研基地,致力于新會柑的無病毒容器苗培育和科研工作。同時,創意園依托周邊豐富的農業資源、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突出新會陳皮農業文化創意等功能,融入生態種植、科技研學、品牌文化、農耕觀光等文旅要素,形成了生態種植產業人文一體化的“體驗式大田園”。
謝富瑞在鉆研種植技術
從文化見證者到綠色產業推動者
謝富瑞曾是一位資深媒體人,深耕新會陳皮產業十余年。自2005年大學畢業后,他一直在一線堅持跟蹤采訪新會陳皮文化產業的發展情況。十多年來,新會區的柑園、柑農和陳皮產業的商家等,謝富瑞都一一深入接觸和采訪過。他還曾組織中國新會陳皮文化節、新會陳皮柑普茶博覽會等大型展覽推廣活動。
可以說,謝富瑞一直是新會陳皮文化產業的見證者。
2016年10月,謝富瑞聯合股東創立了廣東陳皮人家貿易有限公司,以“守護道地性、重塑產業鏈”為使命,從新會陳皮文化產業的見證者轉型為新會陳皮產業的革新推動者。
謝富瑞的轉型源于對行業痛點的深刻洞察,他堅信,“唯有回歸自然本源,才能讓新會陳皮真正走向世界”。為此,陳皮人家在東甲、梅江等核心產區建立800畝種植基地,其中300畝為純種圈枝柑,堅守“零化肥、零農藥、零合成激素”的生態種植理念。
陳皮人家創立之初,便確立了打造新會陳皮領域高端品牌戰略和致力于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模式,發展農業板塊、生態板塊、研發板塊、旅游板塊、倉儲板塊等,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力求打造新會陳皮全產業鏈的多維度發展模式。
從種植到倉儲,陳皮人家構建了覆蓋種植、加工、研發、銷售的完整鏈條。其4000平方米的倉儲中心存有200余噸不同年份陳皮,謝富瑞將其視為“時間銀行”?!?0年后,才是陳皮商家真正較量的時刻?!比缃?,陳皮人家已開發陳皮茶、柑普茶等百余款產品。
用科技實現陳皮行業“真”需求
“老陳皮會講故事,但故事的根基是生態與匠心?!痹陂L期跟蹤報道中,謝富瑞發現了“真產地、真年份、真工藝”的市場需求與行業亂象間的矛盾,決心以綠色種植破局。
他提出“生態即價值”理念,將核心產區圈枝柑的種質保護與綠色種植技術視為企業根基。謝富瑞認為,陳皮的價值不只在年份,更在種植源頭。“只有堅持‘零農殘’,才能讓千年非遺真正走向世界。”為此,他多年來埋頭鉆研種植技術,建立了從土壤、水、肥、修剪,到種植管理、資金配套等一套完善的種植系統,并探索出以“微生物菌肥、免耕覆蓋栽培”為核心的種植技術,每年投入數百萬元用于土壤改良與物理防蟲設施,甚至以“不達標即銷毀”的嚴苛標準保障品質,堅持以技術革新守護新會陳皮道地基因。
陳皮人家在核心產區打造的純種圈枝柑保育基地,優選“大洞05號”母樹進行繁殖。通過手工環切表皮、裹土生根的古老技藝,確保種質純正,每年培育無病毒容器苗超100萬株。這種“活態傳承”方式,既保留了柑果香氣濃郁、揮發油含量高的特性,也為后續綠色種植奠定基礎。
陳皮人家還自主研發“微生物菌肥+免耕覆蓋”技術體系,建立有機肥工廠與微生物菌劑生產線。通過檢測土壤微量元素,科學配比含芽孢桿菌、木霉菌的菌肥,搭配秸稈覆蓋保墑,使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30%,減少水土流失50%以上。這一技術被納入了江門市農業科技推廣項目,帶動周邊500余農戶實現綠色轉型。
走進陳皮人家的柑園,12萬張粘蟲板與智能殺蟲燈構成立體防蟲網,利用昆蟲趨色性與趨光性替代農藥,同時引入草蛉、瓢蟲等益蟲進行生物防治。2024年,送檢鮮果通過SGS(瑞士通用公證行)的203項農殘檢測,獲得歐盟“通行證”。
標準化管理賦能產業升級
陳皮人家以銀洲湖生態莊園為核心,整合東甲、梅江等核心產區資源,形成4000畝連片種植基地,構建起覆蓋全鏈條的200余項企業標準。從苗木選育到采收,嚴格執行“三水融通”核心產區選址、有機肥施用頻次、人工除草作業流程等細則;采用“二刀法”開皮、陽光曬棚自然干燥,杜絕化學熏染,確保非遺工藝原真性;引入區塊鏈技術,消費者掃碼可追溯種植地塊坐標、施肥記錄及倉儲影像,實現“從田間到舌尖”透明化管理。
通過綠色種植技術,陳皮人家鮮果收購價提升40%,帶動農戶人均增收2.2萬元。企業還延伸開發陳皮茶飲、中成藥、文創產品等100余個品類,2024年產值突破5億元,其建設的陳皮主題民宿、農耕體驗區,年接待研學游客超10萬人次,形成“種植+加工+文旅”三產融合模式。
為推動新會陳皮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謝富瑞借助江門市新型職業農民協會,把企業的網格化管理經驗無償分享給農戶,并推動協會每年舉行講座20余次、走訪企業50多家,加強了會員企業交流,帶動大家做農民企業家。他還牽頭參與制定了《“新會陳皮”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推動“年份+倉儲編碼”管理體系,被納入《江門市新會陳皮保護條例》。
從“新會標準”到“世界品牌”
站在春耕新起點,“未來5年,我們將推廣‘合作社+農戶’綠色聯盟模式,帶動萬畝柑園實現標準化種植?!敝x富瑞表示,企業計劃投資1.2億元建設智慧農業中心,通過AI分析土壤與氣象數據,優化水肥管理系統;深化與珠海科技學院的產學研合作,開發陳皮抗衰老活性成分提取技術,搶占大健康產業高地。
“千年人參,百年陳皮”流傳已久。唐朝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中提到“用藥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于今日而言,一塊高品質的新會陳皮,離不開源頭的匠心種植。
從千年農耕智慧到現代科技賦能,陳皮人家以綠色種植重塑產業基因,這片承載著生態理想與鄉村振興使命的柑園,正以“零農殘”的堅守與“微生物圈枝柑”的創新,向世界講述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故事,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中國食品報》(2025年04月08日05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