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樂星河璀璨時,金瀚逐夢展風華。2025年4月6日晚7點30分,西安音樂學院藝術中心室內樂A廳仿若被音樂的精靈施了魔法,幻化成一座熠熠生輝的音樂殿堂。這里,正上演著一場足以鐫刻在音樂記憶長卷上的盛宴——“2021級民族打擊樂蔡金瀚畢業音樂會”。座無虛席的大廳里,空氣中彌漫著期待與興奮的因子,每一位觀眾都懷揣著熾熱的心,等待見證這位樂壇新星在打擊樂無垠星空中劃出獨屬于自己的絢爛軌跡。西部新聞網聯合多家媒體重磅聚焦本次活動。
活動主持人
導師徐帆
本場音樂會的幕后英雄,指導教師徐帆和孫悅;徐帆是西安音樂學院打擊樂教師、吹打樂教研室主任和民樂團副團長。他先后師從李亞娟、王以東,從中央音樂學院西洋打擊樂專業畢業,又在中國音樂學院獲民族打擊樂藝術碩士學位。在新加坡華樂團,他從演奏家升任打擊樂首席,還舉辦兩場個人專場音樂會。現在他回歸母校任教,培育新人。
導師孫悅
孫悅,同樣是音樂領域的杰出代表。身為陜西交響樂團打擊樂演奏員,以及西安音樂學院民樂系打擊樂專業教師,他在舞臺與課堂之間自由穿梭,用靈動的鼓點和耐心的教導,在音樂傳承與發展的道路上,踏出堅實而有力的步伐,成為眾多學子心中的楷模與引路人。
蔡金瀚
主角蔡金瀚,這位朝氣蓬勃的中共預備黨員,與打擊樂的緣分仿若命中注定。自幼在啟蒙恩師何寧老師的引導下,他踏入了打擊樂的奇妙世界。2021年,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對音樂與生俱來的敏銳感知,他成功叩響西安音樂學院的大門,開啟本科深造之旅。在徐帆老師的悉心指導下,他如海綿吸水般汲取知識養分,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藝。入學同年,他便以卓越表現入選西安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開啟了更為廣闊的藝術實踐之路。在校期間,他用汗水澆灌出累累碩果:2022年,在西安音樂學院首屆“竹韻古風”吹打專業傳統作品大賽中,他脫穎而出,榮獲優秀獎;2024年,在第八屆全國青少年民族器樂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原文華獎)中,他與西安鼓樂藝術團成員并肩作戰,憑借默契配合與精湛技藝,一舉斬獲最高獎“組合類優秀表演人才”,并登上閉幕式展示音樂會的舞臺,向全國觀眾展現了他深厚的藝術底蘊和爐火純青的演奏技巧,那一刻,他成為樂壇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
音樂會現場,每一首曲目都是一顆璀璨的星辰,在音樂的浩瀚宇宙中散發獨特光芒。開場曲目《牛斗虎》,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絳州鼓樂的扛鼎之作,其誕生于山西省新絳縣這片文化沃土,2021年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無形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舞臺上,蔡金瀚與張澤鵬宛如兩位駕馭節奏的勇士,分執兩面大鼓,象征牛虎二獸。隨著激昂的鼓點轟然奏響,仿佛一場驚心動魄的山林之戰就此拉開帷幕。樂曲通過相遇、相戲、相斗三個樂章,運用相攪對打等豐富技法,將牛的倔強兇悍、虎的威武勇猛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們巧妙游走于鼓心、鼓皮外圍、鼓邊和鼓釘之間,敲打出變幻無窮的音色,每一次鼓點的震動,都直擊觀眾靈魂深處,讓大家仿若置身于緊張激烈的牛虎爭斗現場,心跳隨著節奏劇烈起伏。
《The Last Dance》由加藤大輝于2015年精心雕琢而成,這首融合了日本流行音樂與爵士樂元素的作品,就像一位靈動的舞者,在音樂的舞臺上翩翩起舞。蔡金瀚輕撫馬林巴,流淌出的悠揚旋律仿若山間清泉,叮叮咚咚;林煒昆則以動感十足的打擊樂節奏為其伴舞,兩者相得益彰。在音符的交織碰撞中,點與線相互輝映,音樂情緒層層遞進,如同一股溫暖的電流,緩緩流淌進觀眾的心田,讓大家沉浸在這美妙的音樂世界中,感受著音樂帶來的無盡魅力,仿佛所有的煩惱都被這靈動的旋律輕輕拂去。
打擊樂獨奏作品《僧》創作于2019年7月 ,并于同年CCTV中國電視器樂大賽決賽中驚艷首演。作曲者羅家齊宛如一位跨界的藝術大師,將聽覺語言與視覺語言完美融合,以習武之人于山中練武為靈感源泉,為這首作品注入了靈魂。蔡金瀚與秦秋實的演奏默契無間,在慢版樂段,他們放下鼓槌,以武術太極中“云手”為肢體動作動機,用手掌輕輕摩挲中國大鼓,發出的獨特音色,細膩地展現出習武之人專注堅韌的精神品質。觀眾們仿若被施了魔法,眼前浮現出一位武僧在清幽竹林中,心無旁騖修煉的身影,沉浸在這靜謐深邃的音樂意境中,忘卻了塵世的喧囂。
岳陽創作的打擊樂協奏作品《滄海》,宛如一部氣勢恢宏的音樂史詩巨著。全曲由“蒼茫大海”“雨中孤舟”“暗潮涌動”“浪遏飛舟”“乘風破浪”“踏浪而行”“驚濤駭浪”“孤帆遠影”八個波瀾壯闊的樂段組成。蔡金瀚擔任主奏,與伴奏張澤鵬、王崔昊澤、郭昕瑤、賈怡斐緊密配合,他們手中的樂器仿若變成了描繪自然與人類抗爭的神筆。激昂澎湃的演奏,生動勾勒出茫茫滄海上,風雨如磐、電閃雷鳴,一艘孤舟在驚濤駭浪中奮勇前行,與自然頑強搏擊的震撼場景。觀眾們仿若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渾偉力和人類的無畏勇氣,心中涌起無限豪情,為這堅韌不拔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馬克·福特(Mark Ford)創作的《Head Talk》是一首極具特色的打擊樂五重奏作品,深受鼓手們的青睞,它就像一個充滿驚喜的音樂盲盒。蔡金瀚與楊玉璇、宋瑜軒、王崔昊澤、曹益赫五位演奏者,以獨特的方式開啟了這個盲盒。他們舍棄傳統鼓殼,席地而坐,以落地嗵鼓、軍鼓和邦戈鼓的鼓面為樂器,配合雷默(Remo)的預調音鼓面以及自制的“紙鼓面”,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驚喜與挑戰的表演。獨特的演奏形式和富有創意的表現手法,讓現場氣氛輕松而熱烈,觀眾們沉浸在這新奇有趣的音樂體驗中,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仿若置身于一場歡樂的音樂派對。
音樂會在熱烈的氛圍中持續升溫,觀眾們沉醉其中,意猶未盡,強烈要求返場。應觀眾盛情邀請,蔡金瀚再次登臺,奏響《云之南》。這首作品巧妙取材于劉長遠先生的《抒情變奏曲》中的排鼓樂句,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大膽創新與擴充,宛如一只蛻變重生的彩蝶。它融合了云南少數民族火把節的歡快音樂元素,以傳統中國鼓類演奏技法為主線,巧妙吸收西洋打擊樂的節奏律動與演奏技法,極大地拓展了傳統中國鼓類演奏的音響動態效果和表現力。蔡金瀚與伴奏張澤鵬、郭昕瑤的精彩演繹,將云南少數民族節慶時熱鬧非凡、歡快熱情的場景生動地展現在觀眾眼前,現場氣氛被推向了又一個高潮,觀眾們沉浸在歡樂的音樂海洋中,掌聲、歡呼聲經久不息,仿若要將屋頂掀翻。
文化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陜西文旅推廣大使、西部新聞網總編輯張龍題贈書法作品
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易俗社社長惠敏莉女士寄語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得如同燃燒的火焰,演出結束后,觀眾們仿若洶涌的潮水,紛紛涌上舞臺,手捧鮮花,向蔡金瀚表達最誠摯的祝賀與贊美。文化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陜西文旅推廣大使、西部新聞網總編輯張龍先生,為本次活動題贈書法“樂韻金瀚展風華”,筆鋒蒼勁有力,墨香四溢,為這場音樂盛宴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祝賀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易俗社社長惠敏莉女士受邀出席活動,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寄語講話,她眼中滿是欣賞與期許,對蔡金瀚的音樂才華和舞臺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對他未來的音樂之路送上了美好的祝福與殷切的期望,這些話語如同一束束溫暖的光,照亮蔡金瀚前行的道路。
現場導師徐帆、孫悅也對蔡金瀚的表現進行了精彩點評。他們從專業角度出發,對蔡金瀚在演奏技巧、音樂表達、舞臺表現力等方面的出色表現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期望。他們的點評如同一盞明燈,為蔡金瀚未來的音樂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熱烈的掌聲中,與會嘉賓一同登上舞臺,與蔡金瀚親切合影留念,共同定格這一難忘的美好瞬間。這場精彩紛呈的畢業音樂會,不僅是蔡金瀚大學生涯的完美收官之作,更是他音樂人生新征程的起點,激勵著他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繼續逐夢前行,在打擊樂的浩瀚宇宙中,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篇章。(張栢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