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眾號又改版了,好多粉絲反饋收不到勵職派的文章了,為了及時接收到文章,大家可以【星標 ?? 】,關注我們不迷路。
作者丨肖肖
來源丨十點讀書丨ID:duhaoshu
推薦丨勵職派丨ID:tmp_356139977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生活似乎一切正常,但你就是無法感受到快樂?
這種情感空洞,有時并非抑郁所致。
那么,你是否想知道是什么在阻礙你的快樂?
m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顯示:
普通人腦海中每天會產生的念頭數(shù)量介于1.2萬至6萬個之間。
別不信,我們一起做個實驗就能很好的驗證:
告訴自己60秒內什么都不要想,結果我們會發(fā)現(xiàn)腦子里滿是念頭。
人生,本就是由無數(shù)個念頭組成的生命磁場。
所有的起心動念中,往往夾雜著很多可怕的“毒念頭”。
若是任其侵擾,人生就會不知不覺進入低效模式,于無形中消耗自己的氣運。
很多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會陷入一種難以言喻的狀態(tài):
當一個人長期被錯誤的思維模式所束縛時,他與快樂之間就會逐漸形成一道看不見的屏障。
哲學家羅素在 《幸福之路》 里寫道:
人很多時候不快樂,就是太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
我們能在很多抑郁情緒嚴重的人身上,看到窮思竭慮這種常見表現(xiàn),比如:
心情差的時候更容易胡思亂想;
心情轉好了,就自責自己為什么要過度思考。
由此,反復內耗,無法放過自己。
在這個快節(jié)奏生活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背著車貸,房貸的壓力,長期忍受著疲憊感。
總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想著要去做什么事,可就是邁不開腿。
回想一下,一上班就是在崗位上一天,其他時間也不想去做運動,鍛煉身體。
平時,不吃早餐,饑一頓,飽一頓的。
一到節(jié)假日,瘋狂的熬夜,暴飲暴食。
奶茶,炸雞,燒烤,狠狠的攝入高熱量高糖高鹽高脂的便捷食物。
無規(guī)律的作息,晚上不到凌晨睡不著,白天靠咖啡,濃茶來提神。晚上又是報復性的熬夜。
不愛喝水,愛喝酒。有高興的事了,聚一起喝酒慶祝;心情不好了,也一起借酒澆愁;有應酬了,更是得喝。
這些壞習慣,長年累月的積攢下來,正在不知不覺中透支了我們的身體。
在這些軟癮形成的背后,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
生活壓力實在太大。
外界環(huán)境帶來的壓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能承受的范圍。
人到中年,房貸還沒還完,就面臨著失業(yè)的風險。
心態(tài)再佛系,養(yǎng)娃也要被迫內卷。
父母年邁體弱,需要得到更好的照料。
這些壓力,只有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錢。
為了賺更多的錢,我們只有壓榨更多的時間。
比如,貨車司機,一天24小時在車上,在路上。
累了就靠邊停車,在車上休息。餓了,就在車上隨便弄點吃的對付一口。
外賣騎手,天氣越惡劣的時候,單子也越多,嚴寒酷暑,風吹雨打,并且每天工作時間很長,休息時間很少。
還有在流水線工作的打工人,每天也是靠著加班才能賺取更多的薪水。并且每個月也很少有休息。
如此高強度的工作,自然會讓人覺得到筋疲力盡。
中年人都不止是員工,也是兒女,爸爸,媽媽,丈夫,妻子。
除了要賺錢,我們還要做家務,照顧孩子,贍養(yǎng)老人。
就拿上班族的寶媽來說吧,早上六點半起床,洗漱,弄早餐,叫孩子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送去學校。
送完孩子再匆匆忙忙趕去上班。八小時的工作,做事瑣碎,費心,費神。頂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整天都是緊繃著每一根神經。
等下班后,都已經是心力交瘁了。
但是還得強撐著買菜做飯,輔導孩子作業(yè),然后就是洗澡洗衣服,收拾房間。
等把孩子哄孩子睡著了,才算是真正忙完了一天的活兒。
這時已經深夜了,才能拖著疲憊的身體爬上床休息。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更別說生活突然穿插什么意外了,比如孩子生病了,朋友生孩子需要幫忙……
這些都在消耗著我們本就不多的精力和時間。
就是這樣,精力在被無限透支著,卻無處回血。
賺不到錢,既天天忙碌,又身心疲憊。這是成年人的通病。
生活過成了一個打不開的死結。
想逃逃不掉,想停停不了,只有這樣無休止的損耗下去。
這些不起眼的“壞習慣”,我們稱之為軟癮。別看他不起眼,長期下來,同樣可以奪命。
朋友阿斌就曾經歷過這樣的狀態(tài)。
去創(chuàng)業(yè)公司工作后,每天處理大量的工作,經常加班到深夜。
而且,上司是一個對工作十分苛刻的人,經常給他提出各種問題。
這讓阿斌每天都感到精神緊繃,生怕自己做不好工作,會被上司責罵。
久而久之,阿斌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低能量狀態(tài)。
每天都感到身心疲憊,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以前喜歡做的事情,現(xiàn)在也沒有興趣去做了。
而且,他的情緒也變得很低落,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就發(fā)脾氣,甚至產生了離職的念頭。
幸運的是,阿斌及時意識到了自己的狀態(tài),開始尋求改變。
他先是離職休息了一陣,每天抽出時間進行冥想、散步、讀書。
慢慢地,阿斌感覺自己重新找回了能量,工作和生活也逐漸回到了正軌。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個容器,只有當我們把容器里的負面情緒和壓力清空,才能裝進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當你感到壓力山大,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停下來,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去釋放壓力,調整心態(tài)。
要知道,人是需要“充電”的。
當我們感到疲憊的時候,他人的支持就像是一束光,能夠照亮我們內心的黑暗。
所以,不要害怕與他人交流,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
你可以和朋友一起聊天、逛街、看電影;可以和家人一起吃飯、散步、分享彼此的生活,還可以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認識一些新的朋友。
在能量交換的過程中,你也會更好地修復自己,獲得快樂和充實。
作者簡介:肖肖。本文首發(fā)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