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你們的幫助,我才能這么快拿到被拖欠的務工費用。”近日,雅安市寶興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回訪群眾反映的拖欠工資問題時,群眾黃某某對紀檢監察干部推動化解欠薪“舊賬”的舉措贊譽有加。
事情要從去年秋初說起。“每次打電話去問都說再等幾天,用工單位一直推脫著不發工資。”去年10月的一天,面對遲遲未能到賬的工資,黃某某撥打了該縣政務服務中心12345服務熱線。
不久后,寶興縣紀委監委政府欠薪監測點的工作人員就從政務中心熱線工單臺賬中發現了該問題。了解問題后,他們迅速組建工作專班,對縣人社部門采取“點對點”交辦,督促其制發限期改正指令書,派駐紀檢監察組發揮“貼身”監督優勢,動態掌握問題處置進度。經調查核實,由于項目分包公司未及時向承包單位請款,導致民工工資被拖欠。在縣紀委監委跟進監督下,次月,黃某某便收到了用工單位補發的2.5萬元工資款。
2024年以來,寶興縣紀委監委聚焦辦好“15件群眾身邊具體實事”,著力整治政府項目和國企項目欠薪問題,在全縣各鄉鎮、縣級相關部門設置政府欠薪監測點10余個。同時,會同縣人社、發改、財政等職能部門建立政府和國企項目欠薪問題聯動協作機制,暢通部門間信息共享渠道,建立政府欠薪問題臺賬,實行政府欠薪“快立、快調、快裁、快結和問題線索移送”的“四快一移”辦理模式,督促欠薪問題限期整改到位。
在解決新問題的同時,他們還著力推動欠薪“舊賬”化解清零。此前,有該縣村民向鄉紀委反映,6年前參與修建寶興縣五龍鄉格達橋枇杷產業廣場的務工費一直未能拿到。經查,該項目由于施工手續不全,項目施工方拿不到工程款,鄉黨委政府相關領導調整后,未能及時掌握情況,導致該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
針對此類欠薪“舊賬”,寶興縣在全縣大力開展“新官要理舊賬”專項治理行動,靶向監督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梳理排查出政府欠薪類問題19個。對久拖不決的疑難問題,實行“一案一專班”,由縣級領導掛牌包案,成立工作專班,及時找準問題癥結,縣財政資金優先用于撥付民工工資,確保欠薪“舊賬”全部還清。
“要根治農民工欠薪討薪問題,動態監管很重要。”據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實現動態管控,縣紀委監委推動職能部門建立完善民工工資信息化監管機制,實現民工工資支付“實名制+大數據”管理,暢通民工欠薪舉報投訴“綠色通道”,建立定期回訪機制,依托監督舉報平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動態掌握民工工資支付情況,保障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切實維護務工群眾合法權益。
截至目前,寶興縣已排查重點項目43個,處置全國欠薪平臺投訴98個,辦結“12345”投訴信件245件,回訪群眾82人,為1420名民工討回被拖欠的工資2300余萬元,全縣歷史遺留的政府、國企項目欠薪問題全部“清零”,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達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