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東上演了一場堪稱“史上最奇葩”的談判——美國和伊朗的高級代表團同時抵達阿曼,卻連面都不愿見。雙方隔著房間,全靠東道主阿曼官員“跑腿傳話”,活脫脫演繹了一場現實版“傳聲筒外交”。這場談判不僅讓國際社會瞠目結舌,更讓中東局勢如履薄冰。
一、談判桌外的博弈:面子、威脅與不信任
這場談判的“奇怪”底色,源于美伊兩國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特朗普二度執政后,對伊朗的威脅變本加厲,甚至放話:“兩個月內不簽協議,就讓伊朗嘗嘗從未見過的轟炸!”伊朗則強硬回擊,總統佩澤希齊揚直接嗆聲:“你想做什么就做!”
更諷刺的是,雙方對談判性質的表述截然不同。特朗普在白宮當著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面,堅稱“美伊正在直接談判”;伊朗卻堅持“間接接觸”,要求美國先展示誠意。有分析調侃:“特朗普的好面子人設,連談判桌都要‘虛擬裝修’。”
二、歷史傷疤與核危機:誰在玩火?
美伊矛盾的死結可追溯至2015年。彼時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暗殺伊朗將領蘇萊曼尼,徹底激化矛盾。如今,伊朗濃縮鈾純度已接近武器級(90%),逼近“核門檻”。聯合國官員警告,若談判破裂,伊朗可能“被迫擁核”。
以色列還火上澆油,提議讓伊朗效仿“利比亞模式”(棄核換解禁)。但伊朗人嗤之以鼻:“卡扎菲的下場擺在那兒,誰敢信?”
三、軍事攤牌倒計時:航母、轟炸機與“導彈雨”
談判桌外,雙方已擺出“掀桌”架勢。美國向中東增派航母、B-2隱形轟炸機,并在以色列部署“愛國者”“薩德”反導系統;伊朗則警告周邊國家:“誰敢幫美軍,導彈伺候!”
更微妙的是,美國近期空襲也門胡塞武裝,被解讀為“殺雞儆猴”。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撂下狠話:“我們已為戰爭做好萬全準備!”
四、結局猜想:和平曙光還是“核爆”前夜?
這場談判看似荒誕,實則暗藏死局:美國要求伊朗徹底棄核,伊朗則要求美國先解除制裁并保證協議不被撕毀。雙方互不退讓,兩個月期限步步緊逼。若談崩,特朗普可能兌現“軍事行動”,而伊朗一旦擁核,中東或將陷入“毀滅級”對抗。
結語
國際觀察家感嘆:“這哪是談判?簡直是兩個‘炸藥包’互相喊話!”這場“傳聲筒外交”能否避免中東核危機,或許只能交給時間——但時間,恰恰是雙方最缺的東西。
(本文綜合自多方信源,力求客觀呈現事件脈絡。)
#世界最奇怪的談判開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