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消息: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3月30日在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上表示,他對俄羅斯同意俄烏停火有“心理上的最后期限”。報道稱,被記者問及“是否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俄烏停火一事上有最后期限”的問題時,特朗普回答稱,“這是心理上的最后期限。如果我認為他們在騙我們,我不會高興的。”
普京(資料圖)
顯然,特朗普的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就是在告訴普京,自己現在已經是沒有耐心,俄烏必須在短時間內徹底停火,誰不聽自己的話,那么自己就收拾誰。但不得不說,特朗普現在即使是再憤怒,似乎也改變不了局勢了,說白了,現在的美國根本沒有威脅俄羅斯的能力,特別是在中方明確就特朗普這一威脅表態,中俄合作既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影響后,俄羅斯更是有了底氣,只要能夠中國開展正常石油貿易,特朗普所謂的加征關稅威脅,就完全成了一句空話。
俄羅斯《消息報》稱,近來美俄之間互動的前景面臨著日益累積的不信任危機。對莫斯科來說,過去與華盛頓進行互動的經歷帶來的只是一系列的失望和欺騙。在這種背景下,人們有理由懷疑華盛頓是否愿意進行平等談判,以及是否愿意執行已達成的協議。鑒于當前的風險很高,俄羅斯希望在開始討論上述廣泛議程之前,通過一系列試探性舉措來驗證對方的誠意。報道稱,只有特朗普政府經受住當前的考驗,才有可能討論美國對俄政策的轉變。
第二大消息:
據環球網報道,3月31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示,如果美國就其總統特朗普的“轟炸威脅”采取行動,那么“美國將受到強烈打擊”。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與新聞界對話》節目主持人3月30日稱,特朗普在與她通話時表示,“如果伊朗不與美國就其核問題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伊朗進行轟炸”,并“像四年前一樣”對其相關產品“征收二級關稅”。特朗普3月初致信哈梅內伊,以軍事打擊相威脅,敦促伊朗就其核計劃與美國進行談判。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資料圖)
美國現在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的相關威脅,更多還是在“以壓促談”。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樹立起一套回歸叢林法則和軍事至上原則的地區行為模式,認為通過軍事強壓可以實現所有地緣政治目標。然而,從美國總體的地區戰略大局來講,戰略收縮仍然是美國中東政策的底層邏輯,而特朗普也不希望為中東地區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更不希望深陷中東地區的泥潭。
第三大消息:
據澎湃新聞報道,3 月 17 日,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李明介紹近期中國對外援助和國際合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澎湃新聞提問,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2 月 23 日在基輔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希望能夠在烏克蘭停止沖突、恢復和平和未來重建中得到中國的幫助。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表態?李明表示,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共向烏克蘭提供了四批人道主義援助。中方將繼續做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積極力量,捍衛全球公平正義的進步力量。
澤連斯基希望中國能參與烏克蘭的戰后重建(資料圖)
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始終是獨立自主的,我們關注的是自身的全球戰略布局,而不是被任何一方裹挾。烏克蘭必須明白,真正的安全從來不是依賴外部勢力,而是基于理性務實的外交平衡。如果繼續寄希望于某個外部國家介入自身安全事務,而不主動調整自身戰略,那么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被動。總之,中國愿意參與烏克蘭戰后重建,和澤連斯基口中所謂的“安全保障”,完全是兩碼事。烏克蘭應該學會從現實出發,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國際局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