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河南洛陽市委政研室微信公眾號刊發了洛陽市委書記江凌在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式上的講話節選。
“看不到問題是最大的問題,認不清危機是最大的危機。”江凌稱,我們要看到,區域發展極化分化態勢越來越明顯,優質資源正加速向中心城市和優勢城市群集聚。洛陽如果不能加快形成有利于聚合優質資源的“小氣候”,就會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被邊緣化。
他認為,產業發展分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新賽道產業發展強勁,傳統產業增長乏力。洛陽如果不能從根本上重塑產業格局,就會在產業變革的浪潮中被淘汰出局。另外,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一輪區域競爭本質上是科技創新的競爭。洛陽如果不能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實現由要素驅動發展向創新驅動發展的轉變,就會陷入發展動能衰減的困境。必須清醒認識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進一步增強危機意識,深入研究關系洛陽興衰的趨勢性變化,采取針對性措施,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江凌還提到,在推動發展上,我們缺少的往往不是機遇,而是對機遇的發現和把握。我們要看到,全國統一大市場正加快建設,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加速流動,新材料、新能源、機器人等“風口產業”正在跨區域布局。如果我們能抓住這一機遇,積極開展資源跨區域整合和產業跨區域協作,加快融入先行地區優勢產業鏈群,就能從根本上改變產業發展“跟跑”的被動局面,否則,就難以重塑產業格局,與先行地區的差距也將進一步拉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正在加速發展、相互融合,并向各行各業全面滲透,將帶來許多領域顛覆性重塑性變革。如果我們能抓住這一機遇,加快推動產業向數智化方向轉型,就能有效提升企業和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否則,就會在行業洗牌中被淘汰。
據洛陽市統計局資料,2024年,洛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818.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9%。全年全市規上工業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63.7%,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長19.9%。洛陽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向“洛陽智造”全面加速升級。
江凌此次在講話中還提到,我們要看到,年輕人選擇城市的取向正在發生變化,從優先選擇一線城市,逐步轉向選擇就業機會多、生活品質高的二三線城市。如果我們能抓住這一機遇,加快推進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大量增加青年就業的優質崗位,就能集聚更多年輕人,為洛陽長遠發展厚植優勢,否則,就會陷入人口流失、發展衰退的困境。很多機遇都是稍縱即逝的,抓住了就能迎來新發展,抓不住就會陷入被動。必須以加快發展的緊迫感,深化對重大機遇的研究,千方百計把機遇抓緊抓實,在用足用好機遇中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他還指出,洛陽在科技、文化、生態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礎,特別是還有很多沒有被充分發掘利用的潛在優勢。
例如,年初爆火的國產動畫片《哪吒2》,就有洛陽一諾、晶體等企業深度參與后期制作;引起大家廣泛關注的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就有洛陽鴻元軸承等企業參與關鍵零部件生產供應。江凌表示,對這些潛在優勢,我們以前關注不夠、發掘利用不足。只要能把這些“富礦”發掘利用好,完全可以形成更多比較優勢,這是我們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贏得未來區域競爭的底氣所在。
針對下一步工作,江凌表示,洛陽要在新一輪區域經濟版圖重構中贏得主動,最關鍵的是要加快重塑產業格局,從根本上解決產業發展不足的問題。必須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對內不斷做大做強新賽道產業集群,對外深度融入先行地區優勢產業鏈群,讓洛陽的產業始終緊跟時代、融入風口,不斷提升洛陽產業核心競爭力。
提及聚合青年群體時,江凌還說,青年是最有朝氣、最富活力的群體,是推動產業發展、促進創新創業、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青年聚則洛陽興。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不斷提高洛陽對青年的吸引力,讓更多青年與洛陽一起成長、共贏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