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永蘭:法治是鄉村振興的“壓艙石”
發布時間:2025-03-11 10:00:06 推廣 來源:中國報道
全國人大代表王永蘭
3月8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大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聽取了張軍院長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應勇檢察長所作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普威鎮獨樹村黨總支書記王永蘭,接受了中國報道《誦讀中國》欄目副主編盛學友的專訪。
王永蘭:最高法院工作報告,說到我心坎里了
中國報道《誦讀中國》欄目副主編盛學友:王代表,您好!聽完“兩高”報告,作為基層代表,您有哪些感受?
王永蘭代表:盛主編,您好!謝謝您對我的專訪!“兩高”報告,讓我有很多感想和感受。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堅持人民至上,聚焦百姓所急所盼,以‘如我在訴’意識辦好民生案,持續增強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獲得感”、幫助追回農民工工資18.6億元、“加強‘三農’領域審判執行工作,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張軍院長所作的最高法院工作報告中的這些內容,讓我激動,讓我感動,那句“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真是說到我心坎里去了。
作為一名基層代表,我特別注意到張軍院長所作的最高法院工作報告里的上述內容,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法治保障,比如,農民工工資問題、保護鄉村生態環境等等,都跟鄉村的發展息息相關。
獨樹村:機遇與挑戰并存
感慨之余,我也在想,法治這張大網,也為我們農村發展撐起了一片晴空。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央一號文件和“兩高”報告,關于法治保障發展,一脈相承,都是在告訴我們:鄉村振興不能光靠熱情和干勁,還得靠法治這塊“壓艙石”,讓發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們獨樹村要奔小康、謀振興,就得把法治這根弦繃得緊些、再緊些。
中國報道《誦讀中國》欄目副主編盛學友:請簡單介紹一下你們獨樹村的情況。
王永蘭代表:可以說,我們獨樹村,機遇與挑戰并存。
說起我們獨樹村,依山傍水,風景不賴,村民勤快,近年來靠著特色種植和鄉村旅游,日子是越過越紅火。這幾年,我們搞了個“普威太陽雪梨”品牌,成為了“盒馬村”,還建了民宿,游客絡繹不絕。
盡管如此,我們獨樹村問題也不少:土地流轉中有些合同不規范,游客多了亂扔垃圾現象時有發生,還有個別村民因為利益分配鬧矛盾,甚至差點動手。
這些問題讓我意識到,光靠“村規民約”和“老書記說和”是不夠的,得讓法治來“撐腰”。
依法治理:讓獨樹村的發展行穩致遠
中國報道《誦讀中國》欄目副主編盛學友:結合咱們獨樹村的實際情況,請您談談如何依法治理,讓村子在法治化軌道上跑得更穩、走得更遠?
王永蘭代表:治理獨樹村,我們要“四步走”。
第一步:建章立制,讓規矩立起來。
“無規矩不成方圓”。張軍院長在最高法院工作報告里提到,司法要服務大局。我們村的治理,也得先把“法”立起來。
下一步,我打算牽頭制訂《獨樹村產業發展管理辦法》,把土地流轉、合作社運營、收益分配這些關鍵環節的權責寫清楚。比如,土地流轉合同必須有律師把關,收益分配得公開透明,讓村民心里有本“明白賬”。要健全幫扶資產長效管理機制,我們村的民宿、桃園這些集體資產,也得建個臺賬,誰來管、怎么管,一目了然。這樣既防了風險,也堵了矛盾的口子。
第二步:普法宣傳,讓法治活起來。
法治不是冷冰冰的條文,得讓它在村民心里“活”起來。應勇檢察長講到,司法機關推動系統治理,化解矛盾從源頭治理,我們村也得從“治標”轉向“治本”。我計劃請縣里的法官、檢察官到村里搞幾次普法講座,用身邊的案例講講土地糾紛怎么打官司、亂扔垃圾怎么罰、電信詐騙怎么防。去年村里有個小伙子差點被“殺豬盤”騙了30萬,多虧派出所及時介入才保住錢。這事兒一宣傳,大家警惕性高了不少。以后,我們還得多用村廣播、微信群,把法律知識講得接地氣,讓法治成為村民的“護身符”。
第三步:多元調解,讓矛盾化開來。
我們村雖小,但矛盾也不少。去年兩戶人家因為桃樹邊界吵得不可開交,最后還是靠村委會勸和了。為了更好地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我打算把村里的調解機制再完善一下。成立一個由老黨員、致富帶頭人、法律明白人組成的調解小組,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司法要“如我在訴”,咱們調解也得讓村民覺得貼心、公平。這樣既省了司法資源,又讓村里更和諧。
第四步:產業護航,讓發展跑起來。
鄉村振興,產業是根本。“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法治保障。我們村的雪梨、民宿得靠法治保駕護航。比如,打擊假冒“獨樹雪梨”的商標侵權,得靠法院和檢察院支持;游客亂扔垃圾,破壞生態,得靠環保執法跟上。去年有個外地商販賣假梨子,多虧工商部門查封,我們的品牌才沒砸手里。以后,我得跟縣里對接,把法律服務送到村口,讓產業在法治軌道上跑得更快、更穩。
再次謝謝盛主編對我的專訪!
最后,王永蘭代表總結說:法治讓獨樹村更美好。說了這么多,其實就一句話:法治是獨樹村發展的“定海神針”。聽完“兩高”報告,我更堅定了這個信念。
我們村雖小,但夢想不小,我想讓獨樹村成為法治鄉村的“樣板間”——村民守法、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生活幸福。
借著全國兩會的東風,我相信,只要我們把法治抓在手里、扛在肩上,獨樹村一定能在法治化軌道上行穩致遠,奔向更美好的明天!(盛學友)
中國報道網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國務院新聞辦、中央直屬對外宣傳機構中國外文局主管、中央數字化轉型十家示范單位之一的《中國報道》雜志社的唯一官方網站。媒體使命:“對外宣傳中國、讓世界了解中國”。 【誦讀中國】是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誕生的欄目,旨在宣傳和鼓勵人們以誦讀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歌頌美好生活,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培育時代新人。
中國報道是與共和國同歲的國家級媒體,在主管局中國外文局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辛勤工作在國際傳播一線的中國外文局全體干部職工,向關心支持中國國際傳播事業的外國專家和友人,致以誠摯問候。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70年來,中國外文局對外全面宣介中國發展變化,積極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發揮了重要作用。習近平強調,新形勢下,中國同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希望中國外文局以建局70周年為新的起點,把握時代大勢,發揚優良傳統,堅持守正創新,加快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具有強大綜合實力的國際傳播機構。更好向世界介紹新時代的中國,更好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讀懂中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盛學友
(盛學友,民革黨員,資深法治媒體人。中國報道《誦讀中國》副主編。從事法治記者30多年,采訪全國兩會10多年。作品曾獲中央省市級獎項。事跡被央視、經濟日報等全國多家媒體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