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團結花迎“楓”開
夜幕降臨,一股股熟悉的香味從尼某經營的美食店飄出,房東鄧某如往常般來到美食店里坐坐,和尼某談論家常,兩人往日的不愉快隨著美食氤氳的煙火氣逐漸散去。
而就在一個月前——2025年2月11日,雙方關系一度緊張。鄧某因尼某拖欠4個月租金,訴至懷集法院。
案件受理后,考慮到該案涉及少數民族糾紛,經辦法官梁桃嘉決定對雙方進行調解。在她的耐心疏導下,鄧某慢慢道出兩人的合作經過。
自2022年12月起,鄧某將兩間自有商鋪出租給尼某,用于經營少數民族特色美食,雙方簽訂7年租賃合同。直到2024年9月,尼某卻突然“爽約”開始拖欠租金。
尼某拖欠租金是因為資金問題嗎?不太像。經調查,尼某的美食店仍在正常營業中。
于是,梁法官再次找到鄧某,了解到尼某曾在2024年9月向鄧某提出退租,鄧某同意了,按雙方合同約定,尼某可以轉讓商鋪,由新租戶繼續履約,原合同的1.2萬元違約保證金亦可退還尼某。
“尼某提出退租時間和開始拖欠租金時間相近,看來問題可能發生在轉讓商鋪的時候。”梁法官心里有了數,當即聯系了尼某。
同時,為了充分保障被告人訴訟權利,讓尼某更好的參與庭審,懷集法院迅速聯系縣委統戰部啟動“法院+統戰”聯合解紛機制,運用“背靠背”雙軌協同方式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在法院和縣委統戰部工作人員的悉心引導下,兩人糾紛的源頭浮出水面。
原來,鄧某與尼某曾口頭約定,如果尼某能找到下一位承租人,轉讓鋪位,就可以退回違約保證金。尼某提出退租后,很快就找到了一位當地人陳某承租商鋪,但鄧某和陳某在合同條款上協商不成、未能簽約,轉讓失敗。“這是不是鄧某故意的呀?”尼某心急如焚之際,突然想起鄧某和陳某協商時使用本地方言進行交流,聽不懂的他誤以為鄧某故意“攪黃”合作,以克扣違約保證金,這才做出了拖欠租金的行為。
考慮到雙方的誤會源自語言障礙和文化習俗差異,加上鄧某曾提及自己體諒尼某遠離家鄉生活,多次主動降低租金,“想來鄧某和尼某還是有一定情誼在的,化解兩人的心結是關鍵。”梁法官和縣委統戰部工作人員商量后決定,讓鄧某和尼某面對面把問題解釋清楚、把誤會解開。
“小尼,你從遙遠的青海來到懷集,克服了種種困難才有了現在的美食店。如果因為一時意氣用事涉訴,后續再被強制執行,生活和經營都會受到影響。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接說出來,大家一起協商把問題解決。”梁法官的一番話讓尼某頻頻點頭。
梁法官緊接著又和鄧某說:“尼某語言不通,因為言語上的誤會傷了和氣。俗話說做生不如做熟,商鋪重新出租需要不小的成本。你不如借這個機會,雙方開誠布公,讓彼此都無后顧之憂。”鄧某表示了理解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經過討論,鄧某和尼某就繼續履行租賃合同、細化轉租條款等達成了一致意見,尼某承諾將一次性支付拖欠2.7萬元租金。2025年3月6日,錢款足額匯入了鄧某的賬戶,一場因誤解產生的糾紛就此化解。
懷集縣西北部有肇慶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下帥壯族瑤族鄉,經五百多年交融沿襲,形成壯、瑤、漢三族同歡的美好局面。懷集法院聚焦“打造下帥民族鄉民族特色司法服務品牌”,掛牌成立下帥司法惠民服務中心,整合人民法院與鄉綜治辦、司法所、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行業協會等多元解紛力量,推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有機結合,為少數民族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群眾來到懷集定居生活,懷集法院將堅持民族團結一家親原則,協同探索“法院+”多元解紛機制,努力運用司法方式促進文化融合、民族團結,為書寫民族團結進步亮麗畫卷貢獻司法力量。
▼關注懷集領域網視頻號 知新鮮事 ▼
▍來源:懷集縣人民法院、肇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合作客服:19902346966
▍免責聲明:本文由懷集領域網發布,由于部分內容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領域君微信:huaijinet88,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處理,敬請諒解,謝謝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