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暖日清風初破凍,風里還夾帶著些許冰雪的冷冽,林西縣大營子鄉聯合村的農資大庫里卻熱火朝天忙碌著,工人有條不紊地測土采樣配肥,給黑土地搭配“營養餐”。
“以前就用市場上普通的化肥,每年輪作,種植品種每年都不一樣,種類多、產量低、沒人上來收,全靠自己往外送不說,因為肥力不均的原因,土壤板結,一片地的糧食質量都不一樣。”聯合村村民孫棟說。為全面提升全鄉農業綜合管理水平,對土壤精準施肥,讓農作物高質量發展,2023年大營子鄉引進赤峰朝夕惠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聯合村為試點,進行測土配方肥試驗。
測土配方肥以土壤測試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特點和肥料效應,遵循“缺則補,適量補,適時補,科學補”的原則,精確掌握植物的營養需求,為不同作物量身定制其專屬的“營養餐”。
“秋天收完秋后,測土配肥站就來人取土測試,根據地的情況和明年種啥,來年春天專門配肥。用了這個肥以后,去年秋天我家每畝地多打了100斤糧食。”孫國棟家的豐產只是聯合村測土配肥工作成功的縮影,2024年,聯合村四千多畝玉米畝均增產100余斤,戶均增收兩千余元,土壤板結情況也明顯好轉。
“起初,大家對測土配肥一無所知,都不敢使,害怕影響一年的收成。”據聯合村村書記李金成回憶,為了讓村里老百姓接納這一新鮮事物,村委會先是邀請農業專家親臨田間地頭,為土地“把脈問診”,并由村民最信任的村委會搭建農戶和企業聯絡的中轉站,村民通過村委會向企業訂單,企業承諾給村民每袋化肥低于市場價5元的優惠,企業每賣出一噸化肥村集體經濟將增收125元。將企業和農戶的信用、利益緊密相連。
“村民思想工作做通了,企業還得在村內生產,在大家見證下才能讓老百姓放心。”李金成說。于是,聯合村以一萬元作為租賃底價,每年增長五千元的優惠政策,將新建的大庫租賃給企業,既安村民的心,又便于企業發展。目前,企業已經銷售化肥200余噸,農戶直接獲得讓利補貼萬元以上,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4萬余元。“使用測土配肥的地,產量高,不管是蔬菜還是玉米質量都比較好。”聯合村村民南國芬是種植大戶,也是最早加入測土配肥的農戶,收完秋后又定了100袋測土配方肥用于春季種植施肥。
如今,測土配肥已在大營子鄉全面鋪開,目前,企業為全鄉農業經營主體免費進行土壤檢測30余次,覆蓋土地6000余畝。測土配肥技術已經成為一把綠色的鑰匙,不僅為大營子鄉農戶帶來了品質和產量的雙重提升,為農戶打開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大門,也進一步印證了大營子鄉誠信和諧的營商環境。測土配肥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應用,正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引領農業向著更加高效、繁榮、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楊玉婷、張浩、高靜)
來源:赤峰市林西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