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近日,多發性硬化癥(MS)研究先驅Stephen Hauser和Alberto Ascherio獲得了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他們二人的研究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多發性硬化的理解和治療方法。Stephen Hauser 發現 B 細胞是導致多發性硬化癥中神經細胞受損的主要因素;而Alberto Ascherio 通過長期細致的流行病學分析,發現了患多發性硬化癥的必要條件:感染 EB 病毒。
近年來,多項研究發現,多發性硬化癥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存在異常。然而,腸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謝產物與多發性硬化癥疾病進展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
2025 年 4 月 3 日,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 Cell 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發表了題為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are linked to disease progress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 腸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謝物與多發性硬化癥的疾病進展有關。
多發性硬化癥(MS)是一種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神經纖維周圍的絕緣蛋白。研究顯示,多發性硬化癥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謝物發生了改變,但其與疾病進展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對病情穩定的多發性硬化癥患者、病情惡化的患者以及在兩年內從復發緩解型轉為進展型的多發性硬化癥患者的微生物群和代謝物進行了研究。
研究團隊發現,產短鏈脂肪酸的微生物,例如
Eubacterium hallii
Butyricoccaceae
Blautia及其它 產短鏈脂肪酸微生物與殘疾程度、磁共振成像(MRI)指標、認知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存在有益關聯,而
Alistipes則與之存在有害關聯。全局代謝組學確定了在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癥患者以及從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癥轉變為進行性疾病的患者體內血清和糞便代謝物的變化情況。大多數與疾病進展相關的糞便代謝物減少,表明腸道內保護性因素缺乏。
該研究核心發現:
腸道微生物與多發性硬化癥患者兩年內殘疾程度、磁共振成像(MRI)結果及生活質量的變化有關;
血清和糞便代謝物與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癥的發展有關;
病情加重的患者體內缺乏可能有益的微生物代謝物。
總的來說,該研究利用一個獨特的多發性硬化癥患者隊列,確定了影響多發性硬化癥進展的腸道微生物組和代謝物通路。
論文鏈接: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medicine/fulltext/S2666-3791(25)00128-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