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直遠離政治權利中心的昆明傳統中式建筑不多,位于人民中路的孔廟是其中一個。昆明孔廟是云南第一座孔廟學宮,建于元代,后屢次毀于戰火,清朝時遷址重建,如今的孔廟紅墻、黃琉璃瓦、歇山頂,是典型的明清時期建筑風格。
昆明孔廟所在位置是喧鬧、都市感十足的市中心,帶著歲月痕跡的建筑和周圍環境、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古樸莊重,歷史氣息格外濃郁。最初孔廟有53間殿堂,規模極大,現在剩下的建筑著實不多,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和大成殿都是構成一座孔廟的基本元素。
欞星門和旁邊兩道稍小的“禮門”“義路”是經歷過近代戰火遺存下來的“幸運兒”。褪去了鮮亮的色彩,磨平了堅硬的棱角,木頭腐朽,石頭烏黑,有掩不住的滄桑感。
欞星門下的盤龍柱紋路已不似當年清晰,金黃褪成淺黃,明藍消磨成淡藍,不過龍雕自帶的氣勢和壓迫感猶在。
平日來這里的游客不多,空氣中一片寧靜,走過欞星門下,道路兩側樹木高聳,仿佛挺拔站立的士兵,相當有儀式感。泮橋下的泮池形如半月,寓意著學海,“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的“學?!?。
走在泮橋上先看到大成殿金色的琉璃瓦,繼續過橋是殿宇全貌——屋頂四角微微翹起,似展翅欲飛的鳥,又如舞者的足尖,輕盈點觸著天空。
大成殿前的廣場開闊,因清時所建殿堂在戰火中被毀,如今這座是2015年重建而成,因此和欞星門、禮門、義路比起來新了許多,少了幾分厚重感,但中式建筑本身的華彩還是值得細細欣賞的。
重建后的大成殿氣勢恢宏,走在殿下,抬頭可見雕梁畫棟,匾額上的畫作工藝精巧,形象生動,大多帶著吉祥寓意。
每逢有重大考試前,不少當地人都習慣來孔廟拜拜,圖個心安。對于游客來說,這座有“小故宮”之稱的孔廟也不失打卡拍照的好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