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俄烏沖突期間,歐洲國家咬牙以4倍高價從美國進口天然氣時,德國總理朔爾茨曾私下吐槽:“美國把盟友當韭菜割!”這句話撕開了美歐關系的裂痕,也指向了一個被長期忽視的事實——美國霸權的真正挑戰者,并非扛著核彈的俄羅斯,而是身邊那群“貌合神離”的歐洲兄弟。
不可否認,俄羅斯手握全球最大的核武庫(5000余枚核彈頭)、能掀起500米海嘯的“波塞冬”核魚雷,以及15分鐘打到美國的“薩爾馬特”洲際導彈,確實讓五角大樓夜不能寐。
但剝開軍事外殼,俄羅斯的經濟總量是美國的1/14.6,能源出口占GDP的40%,西方一制裁就元氣大傷。2023年俄軍費開支僅860億美元,不到美國的1/8,連維持現有裝備都捉襟見肘。
正如美軍退役上將所言:“俄羅斯的威脅僅限于按下核按鈕的瞬間,而戰爭打的是錢袋子。”
真正的“狠角色”藏在北約內部——歐盟27國組成的聯盟,經濟總量高達18萬億美元,已超過美國,且擁有4.5億高素質人口和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更致命的是,歐元占據全球支付市場的37%,直逼美元的42%,動搖了美國“印鈔收割世界”的根基。
軍事上,歐盟的肌肉被嚴重低估。法國擁有300枚核彈、4艘戰略核潛艇,戴高樂號航母可搭載陣風戰機,核打擊范圍覆蓋全球;
常規軍力上也不弱,德國“豹2”坦克、法國“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組成的陸戰力量,足以橫掃中東;歐盟年軍費總和超300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
軍工體系方面,空客戰機、意大利芬坎蒂尼軍艦、瑞典薩博雷達,歐洲軍火商搶走美國35%的國際市場份額。
2023年“歐洲軍”聯合演習中,法德主導的6000人快速反應部隊48小時內完成部署,讓美軍觀察員冷汗直流:“這幫盟友動真格比俄羅斯還難纏!”
俄烏沖突成了照妖鏡:美國一邊鼓動歐盟對俄能源禁運,一邊以4倍高價兜售液化天然氣,2022年能源企業利潤暴漲200%;軍火商更借機向歐洲傾銷F-35戰機,單價漲至1.2億美元,比賣給日本貴30%。德國副總理哈貝克怒斥:“美國在吸歐洲的血!”
更讓歐盟寒心的是“北溪-2”管道事件。美國為阻止俄歐能源合作,直接炸毀管道,導致歐洲損失上千億歐元投資。法國總統馬克龍直言:“歐洲必須覺醒,不能永遠當美國的附庸。”
歐盟的反擊已悄然展開,投資5000億歐元建設風電、光伏,計劃2030年擺脫對俄美能源依賴;
設立60億歐元“歐洲防務基金”,研發第六代戰機、主戰坦克,減少對美制裝備依賴;以實現防務一體化。
高科技上,啟動“歐洲芯片法案”,投資430億歐元挑戰美國硅谷霸權。
最讓美國恐慌的是“歐俄媾和”的可能性。若歐盟默許俄羅斯用能源換技術,一個橫跨歐亞的“資源-制造-市場”聯盟將瞬間成型,美元霸權將土崩瓦解。
美國霸權的衰落,不是敗給導彈與航母,而是輸在“割韭菜”的貪婪。當歐盟用歐元對抗美元、用“歐洲軍”替代北約時,一個多極化的世界已不可逆轉。正如德國前總理施羅德預言:“21世紀不屬于某個帝國,而是屬于學會合作的大洲聯盟。”
留給美國的時間,或許比專家預估的“二三十年”更短——因為真正的對手,早已在盟友名單上潛伏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