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娃自責,內耗和不自信時,父母是最擔心的,生怕孩子難過,也怕孩子會一蹶不振,甚至會表現出來比孩子更焦慮。
于是急著去想辦法幫孩子,給孩子提供很多解決方案:
別自責了,媽媽又沒怪你,只要你開心,什么都好;
之前我都提醒你了,你不聽,早知道就會這樣,以后我說什么你就聽,長點心吧;
要不要我給你請個老師補一補?之前沒學過,現在能加倍努力就行。
父母看似很共情的安慰,要么讓孩子更難受,要么讓孩子覺得跟父母說了還不如不說。
對于自責、內耗以及厭學和不自信的娃,太著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基本是無效的。父母自以為的共情,對孩子也起不到實質性的幫助。
我家娃也遇到過挫敗,也陷入過自責,也會因為自己沒好好學習而內耗,也會因為面臨著一大堆漏洞而糾結和后悔。
就像昨天孩子返校之后,可能刷題的時候卡了,心情就不太好,覺得自己不該放假三天不學習,這一玩返校后感覺啥也不會了。
就很自責和愧疚,也埋怨自己太不自律了,原本計劃的學習最后都落了空。覺得自己愧對老師和父母。
我聽到孩子跟我訴說這些時,我覺察到了孩子內疚的情緒以及該學習沒有學習的懊悔,用了三招化解了孩子的情緒,促成了孩子放過自己,將時間花在眼下的學習上:
第一招:共情孩子的挫敗感和內疚。
當孩子跟我說好后悔沒有在清明假期時好好學習,光想著玩了,感覺返校后寫題都不會了,后悔高一高二沒認真學。
表示自己很不應該這樣,以后決心再也不玩游戲了,得收心好好學習了。
我get到了孩子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寫題卡了,另一個問題是內疚之心。
于是,我就問孩子是不是對學習不太有底了。這很正常,三天沒寫,再加上沒有時間復習,課程進度又很快,原本就有壓力。
遇到卡殼時,就會不自覺的擔心和害怕學不會,沒時間學咋辦?這些擔心都是正常的,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他想上進啊。
我接著對孩子說:
想上進是好事,但也不要操之過急。你上學期之所以不擔心,是因為你就沒寫題,而這學期你刷題后才發現自己漏洞那么多。
這些漏洞并不是你玩了三天才落下的,而是之前日積月累之下形成的。
再說你都把游戲卸載了,也開始刷題了,這相對于之前,已經是很好的一個開始了呀。
孩子聽了我的話后,明顯感覺他沒那么煩躁和內疚了。
第二招:引導孩子接納現狀
我看孩子情緒恢復了點后,又引導孩子接納現在骨感的現狀。
之前沒努力,沒付出太多,現在這樣的結果是必然的,直面別逃避就行了。
面對不會的內容,就拿出“打地鼠”的心態,打一個是一個,減少一個是一個,但別想著一次打完。
那層出不窮的“地鼠”是不可能消滅完的,與其懊悔過去沒有好好學習,還不如現在開始行動。
我還跟孩子講他做得好的一面:
雖然成績不太盡人意,但我也看到了他積極的自救,從一字不寫的作業到各科作業都能寫完,這不是很大的進步嘛。
之前雖然玩游戲放飛了一點,那現在游戲不也卸載了嘛。認識到錯誤還能糾錯,就很不賴了。
至于你覺得比較差的現狀,只能接受和接納,這是沒努力要承擔的結果。
第三招:幫助孩子重建心力重啟現在
共情完孩子的感受,又引導孩子接納現狀后,緊接著又給孩子賦能。
引導孩子翻篇過去,還表示我也不計較,也沒對他失望,我都不翻舊賬,他更沒必要跟自己過不去。
只要能堅持不把游戲裝回來,他就贏了一大半時間來學習。
只要及時翻篇,放過自己之前的擺爛,從現在開始去行動,比啥都強。
不把要對過去的自責情緒影響此時的心情,這不是傻嘛。又沒用又內耗自己。
娃聽了我的話,只說了一句:
那我去繼續刷題了。
對于內耗和自責的娃,要看見他們的自責,也要讀懂他們想上進的心,只是不自律而已,沒必要揪著不放。
及時清空,及時調整,速度重啟,就好啦。孩子自然會重新愛上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