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所謂的“解放日”上對世界“宣戰”。白宮當天公布對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征收10%-49%的“對等關稅”,美國的親密盟友也未能幸免。其中,以色列商品將被征收17%的關稅。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特朗普公布關稅措施前一天,以色列宣布取消對美國進口產品的所有剩余關稅。在美國媒體看來,此舉顯然是為了避免遭受特朗普的攻擊。然而,這一舉動并未換來美國的“手下留情”。
4月1日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緊急簽署法令,取消剩余1%的美國進口商品關稅,涉及牛奶、小麥等農產品。按照1985年美以自貿協定,此前已有99%美國商品免稅,此次調整被視作“向華盛頓遞交投名狀” 。以色列財政部直言:“這是避免特朗普關稅沖擊的最后機會” 。然而4月2日下午,白宮公布的全球“對等關稅”清單中,以色列商品仍被加征17%關稅,主要涉及芯片、無人機及醫療設備。這記重錘令以色列制造商協會暴怒。
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特朗普4月3日曾表示,他當日與內塔尼亞胡進行了交談,內塔尼亞胡可能于近日訪問美國。但Aixos同時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表示,該訪問計劃仍有可能發生改變,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內塔尼亞胡預計將就涉嫌貪腐案繼續出庭作證。如果要對美國進行訪問,內塔尼亞胡將必須請求該案件的法官取消計劃舉行的聽證會。據了解,2024年12月10日,內塔尼亞胡首次因涉嫌貪腐案出庭作證,成為該國歷史上第一位以被告身份出庭作證的在任總理。
越南領導人蘇林在4月4日主動給特朗普打了一個電話,提到越南愿意對美國產品零關稅。越南官方還說他們不愿意成為轉口貿易的中心,愿意和美國談談條件。這些都正中特朗普下懷。
而特朗普之所以對以色列,都不留任何情面,恐怕是出于幾個原因。首先,特朗普的這條政策,其實并不是按雙方的關稅規則,來進行所謂的“對等征稅”,而是看美國在交易里,到底“吃沒吃虧”。其次,如果威脅他國取消對美關稅,就能避開自己的政策,特朗普也沒必要向全球“宣戰”了。他的主要目的,其實還是斂財和吸收他國產業鏈。再者,因為支持以色列的軍事行動,美國在國際上的輿論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了。
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直指貿易逆差國,以色列2024年對美順差74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8.6%。盡管以色列提前取消關稅,但美方仍以"33%關稅差額"為由征收17%報復性關稅。這種算法引發爭議,以色列工業協會指出:"美方數據存在嚴重偏差,我們實際關稅水平遠低于指控值。"此次征稅涉及以色列優勢產業,包括半導體、醫療設備等高科技產品。業內人士警告,關稅可能使以色列出口企業喪失15%的美國市場份額,導致2.3萬個崗位流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