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李宗仁向祖國捐了一批文物,據他自己說,這可是他花費11萬美元買的,當文物運到北京后,周恩來立刻安排專家前去鑒定,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
專家表示,這批文物大多都是假的,算起來,價值最多3000美元,這個數字與李宗仁說的相差懸殊,周恩來思考后,為了贊賞李宗仁的愛國之情,決定付給他3萬美元,可是毛主席得知這件事后,卻并不同意周恩來的想法。
新中國成立之初,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仇視,外匯相當緊張,但毛主席可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他認為,外匯不管多少,但應該花在值得的地方。
當周恩來向毛主席匯報這件事,并說準備給李宗仁3萬美元時,毛主席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周恩來有些不解,問道:“主席,有什么不對嗎?”
毛主席意味深長道:“恩來呀,我們做統戰工作要講政策,他說是11萬多,那就給他12萬嘛,這叫“投石問路”嘛?!?/strong>
“投石問路”一詞出自古典名著《三俠五義》,本意為夜間潛入某處前,先將石子投出來,看看有沒有反應,借以探測情況,到現代,則蘊含著“試探”的意思。
實際上,毛主席看透了李宗仁,李宗仁向祖國捐文物,不過也就是他的一番“試探”罷了。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兩天后,南京解放,民國“代總統”李宗仁不得不匆匆飛往桂林,過起了“逃亡”生涯。
隨著解放軍的步步逼近,李宗仁不得不又從桂林轉往廣州,后來又到重慶,昆明,最終趕往香港,并坐飛機離開了大陸,定居在了美國。
李宗仁大半生都在國內生活,來到美國,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生活上,都大有不便,他一心想要回國,但心里還存有種種顧慮。
此時李宗仁賴以起家的桂系軍隊,已經全部被解放軍殲滅,他不敢回臺灣,他怕成為張學良第二,直到1955年時,事情終于有了轉機。
這一年,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針對臺灣問題,明確表示:“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國人民不要同美國打仗。中國政府愿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和緩和臺灣地區緊張局勢問題?!?/strong>
李宗仁看到周恩來的演講后,大為激動,他認為周恩來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正確的途徑,但凡是愛國人士,都應該竭誠擁護,并努力促成此事。
除此之外,在此之前發生的兩件事,也讓李宗仁備受震動。
第一件事發生在1951年,當時,曾任國民黨行政院院長的翁文灝從法國回到了大陸,受到了中共熱烈的歡迎,殊不知,1949年時,他在新華社提出的43位戰犯名單中,排名12位。
第二件事,就是同為戰犯,曾是國民黨“五虎將”之一的衛立煌也從香港回到了大陸,并受到熱烈的歡迎,李宗仁對此感觸頗深,他在想,自己若是回大陸了,是不是也應該受到中共的歡迎呢?
為了進一步確定中共的態度,1955年,在“萬隆會議”結束后,李宗仁發表了一篇《對臺灣問題的建議》一文,他在文中態度大變,并提出美國第七艦隊應該撤退,使得臺灣問題,真正成為中國的內政問題。
李宗仁的思想變化,引起了周恩來的注意。
作為國民黨曾經的“代總統”,雖然他與蔣介石不和,但在國民黨及海內外華人中仍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能夠促成李宗仁回國,也許會對中國的統一事業有幫助,所以,在報告毛主席得到同意后,周恩來著手便聯系了一個叫程思遠的人。
程思遠是李宗仁的“智囊人物”,早在之前,李宗仁特地將程思遠留在香港待命,而那個時候,程思遠也已經想到,李宗仁將他留在香港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成為一個“橋梁”
1956年,程思遠秘密從香港北上,在北京,周恩來隆重的宴請了他,并且讓他轉告給李宗仁,說:“愛國不分前后,歡迎李宗仁在方便的時候回祖國看看,也歡迎國民黨軍政負責人來大陸探親,訪友,觀光,我們保證他們的來去自由。”
程思遠很快就將這個消息轉告給了李宗仁。
李宗仁聽后當然是高興的,不久后,周恩來又放出了一個“重磅消息”,在1956年新中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周恩來再次公開表示:“中國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臺灣,希望一切身在海外其他地方的國民黨軍政人員,為促進和平解放臺灣而努力。”
對于周恩來的提議,李宗仁尤其激動,可是由于他身份太過于特殊,即便是回國,也應該從長計議,所以,到1959年時,李宗仁選擇了“投石問路”
這一年,他將自己曾經花費11萬多美元購買的字畫,捐給了祖國,因此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毛主席知道李宗仁是“投石問路”,所以讓周恩來柔和解決此事,周恩來讓程思遠轉告李宗仁,說:“李宗仁所捐的字畫,有些是真的,有些是贗品,但政府體念李先生的愛國熱忱,將助他一筆旅歐費用?!?/strong>
這旅費,正是那12萬美元,李宗仁隨即讓夫人郭德潔前往香港領取這筆錢,拿到錢后,他高興地說:“共產黨不簡單,是識貨的?!?/p>
這個時候,李宗仁還在暢想自己在美國與中國之間能夠做點事。
事實證明,李宗仁的做法,都是徒勞的,而且在此之間,他有一些幻想特別不合時宜,直到1965年,李宗仁終于同意了周恩來給他安排的秘密回國路線。
這一年6月,李宗仁帶著夫人前往歐洲旅游,美國移民局以為這是真的,所以沒有向美國聯邦調查局匯報,到了歐洲,李宗仁夫妻在周恩來的安排下,先到瑞士,經雅典,貝魯特到卡拉奇,再到巴基斯坦,然后直飛北京。
看似輕松的路線,其實兇險萬分,因為怕有國民黨特務破壞,所以周恩來苦心思慮每個環節,最終使得李宗仁安全的抵達北京。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來到北京,他受到了周恩來,陳毅等人的熱烈歡迎,一下飛機,李宗仁就發表了自己的聲明:“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后,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并欲對一切有關愛國反帝事業有所貢獻……毅然回到祖國懷抱一致對外,為完成國家最后統一作出有用的貢獻?!?/p>
后來毛主席也多次接見李宗仁,對他回國的做法,提出了表揚。
直到1969年1月,李宗仁因病去世,臨終前,他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是這樣:“我在1965年毅然從海外回到祖國所走的這一條路是走對了,我們祖國的潛力是舉世無匹的,我們祖國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為中國人民的一分子是無比的光榮,在我快要離開人世的最后一刻,我還深以留在臺灣和海外的國民黨人和一切愛國的知識分子的前途為念。他們目前只有一條路,就是同我一樣回到祖國的懷抱?!?/strong>
這封信,后來被周恩來稱為了“歷史文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