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導報報道,美國將對臺灣地區課征32%對等關稅,引發島內熱議。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表示,面對美國關稅重擊,對照其他國家或地區領袖第一時間親上火線,向民眾公開說明方案,歲月靜好的“神隱賴當局”令臺灣民眾心慌,也請大家一起“協尋賴清德”。凌濤表示,美國祭出關稅重擊后,臺灣地區號稱“AI行動內閣”的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卻宣稱“安心睡、抱歉來晚了”,“美國通”蕭美琴大吃潤餅,賴清德則拍視頻表明“至少我們還有音樂”,而且至今沒有直接面對臺灣民眾。
在特朗普關稅政策出臺之前,賴清德當局一度是自信心爆棚,說不會出狀況,因為“眼下正是美臺關系最好的時期”。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甚至在臉書發文,叫臺灣地區老百姓安心睡覺,因為一切盡在掌握中。然而,最終特朗普對臺灣地區課征的關稅并不是“區區百分之幾”,而是高達32%,明顯高于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的10%,甚至也高于日本的24%。這一下無疑就將賴清德當局打得是眼冒金星。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目前,賴清德、卓榮泰臉書被民眾灌爆,要求“對策”,只好拿出“嚴正交涉”糊弄臺灣民眾。且不論賴清德有無談判管道,他還有籌碼嗎?臺灣地區送出臺積電還被課32%關稅,再加上臺經濟主管部門已催促資通供應鏈業者赴美投資,也承諾美方明年度的臺當局防務預算金額達到GDP的3%,臺當局還能拿什么要求降關稅?而且只要特朗普不滿意,例如臺積電在美制造未提升市占率,或者建廠進度受阻,32%關稅隨時會加價。
縱觀特朗普加征關稅的范圍與幅度,便能發現特朗普給臺灣地區定下的關稅屬于“第一梯隊”,沒幾個比臺灣地區高的。更幽默的是,特朗普對大陸加征了34%,只比臺當局多2%,明顯沒把臺當局當成所謂的“盟友”。
除此之外,特朗普甚至再次公開提及臺灣地區“奪走了我們所有的計算機和半導體芯片”,還用美國關稅威脅,促使臺積電對美國投資計劃額外增加1千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賴清德近幾個月對美國政府的種種示好,包括大筆采購軍火、允許臺積電赴美投資等行為,完全沒換來應得的利益讓渡。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美國此次關稅政策進一步證明,美國不會因為和臺灣的所謂關系,而犧牲自身經濟利益。總的來說,臺灣地區支付的“保護費”并未換來美國的真正支持,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再次證明,美國對臺政策的核心是經濟利益,而非政治承諾。臺當局的“倚美謀獨”策略不僅無法保障安全,反而使臺灣地區在經濟和防務上陷入更深的依賴與困境。而對我們來說,軍事與經濟實力的增長,使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干預成本大幅提高,進一步削弱了其對臺“保護”的意愿。
賴清德當局對大陸很不友好,甚至將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卻對美國卑躬屈膝百般諂媚,這樣的做法不會有好下場。回顧歷史,美國為了自身利益,隨時可能拋棄盟友。況且,臺灣連盟友都不是,只是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棋子。臺當局試圖通過討好美國來“謀獨”,不過是在玩火自焚。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必然趨勢。任何企圖分裂自己國家的人,都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賴清德當局也不例外。
臺積電(資料圖)
臺灣地區應當認識到“親美”并非萬能的外交手段,單純依賴美國將導致長期的政治孤立和經濟萎縮。若不從根本上調整其對美外交依賴,最終將陷入美國與中國博弈中的危險境地。
特朗普32%關稅的落地,徹底打破了臺灣民眾對“親美”的幻想。臺灣地區在美國的“庇護”下,最終換來的只是經濟上的重創與政治上的孤立。民進黨當局的“親美”政策,注定會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下崩塌。臺灣地區若不從這次打擊中汲取教訓,重新調整自己的國際策略,恐怕將陷入更加深重的困境,成為國際政治中的一顆棄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