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路一小區安裝了充電樁,方便了居民給電動自行車充電。 記者 王旭東 攝
截至2024年5月,西安市已登記掛牌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約376萬輛,相當于西安每3人就擁有1輛。作為短途出行的代步工具,電動自行車的充電收費問題也日益凸顯。4月6日至7日,記者走訪市內多個住宅小區與充電樁經營企業發現,盡管《西安市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充電費用執行“價費分離”模式,但充電樁經營企業模糊收費、部分充電場所消防設施配備不足、同一充電樁企業服務費“一城多價”、大功率車型服務費加價、租戶較多的小區“車樁比”失衡等問題仍然存在。這些“痛點”增添了車主們的“續航焦慮”,也阻礙著電動自行車充電從進樓入戶向集中管理轉型。
電費透明了 服務費卻成“充電刺客”
今年1月1日起,西安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改造過渡期結束,居民住宅小區內充電電價標準為0.5109元/千瓦·小時,運營企業應全面執行“價費分離”模式,并在充電場所、手機應用程序等醒目位置標明充電電價與服務費的收費標準。在政策的推動下,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是否已告別“野蠻生長”?4月6日,記者走入西安多個住宅小區調查發現,當電價完全透明后,按小時計算的高昂服務費成了不少車主的一“樁”心事。
“我跑業務用車比較多,每天都要給電驢充電,服務費快趕上電費的兩倍,一個月充電就要花100元左右,不如把電瓶扛回家充。”家住未央區方新路警苑小區的李先生翻出手機中的訂單說,他的電動自行車充電功率在300瓦-599瓦區間,充電樁每小時加收0.43元服務費,每天充電10小時需花費4.3元,還不包括2.3元電費?!巴潞臀因T一樣的電驢,家住熱電小區,人家1元就能充180分鐘,每次充電都比我省2~3元。”李先生無奈地說,充電雖然是筆小錢,但經不住細算,與真實使用的電費相比,占比高達65%的高昂服務費成了“充電刺客”。
走訪中,記者發現未央區開元路薛家寨社區、灞橋區紡正街美佳苑小區、雁塔區光華路糜家橋小區、雁塔區高新六路領航·云熙小區等均未執行“價費分離”模式,仍以充電時長作為計費標準。同時,蓮湖區團結三路遠東24街坊、蓮湖區漢城西路利君西生活區等,充電價格為每度電0.59元;蓮湖區勞動南路Tiger國際公寓,充電價格為每度電0.8元,明顯高于《方案》規定的價格。
“賺不上電費,服務費成了運營企業眼里的‘搖錢樹’。有一次到朋友家所在小區充電,我才發現同一充電樁企業的服務費存在‘一城多價’情況。”家住高新區五米魔方小區的居民常女士向記者反映,她駕駛的電動三輪車功率在600瓦以上,自家小區安裝的充電樁是“驢充充”品牌,每小時充電服務費為0.9元,而在世紀春天小區同品牌、同功率的充電服務費直接“攔腰砍”,每小時僅需0.45元。
另外,記者在走訪中觀察到,部分充電場所消防設備缺失,存在多組機器共用一套干粉滅火器的情況;不少戶外充電樁存在未安裝雨棚、缺少監控設備、線管裸露在外等安全隱患。以雁塔區田馬路融創天朗·融公館小區西門為例,這里的戶外充電場所一側緊鄰餐飲商鋪,另一側敷設有供電線路,幾十米長的充電區附近找不到消防器材。
充電樁市場“冰火兩重天”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起火事故屢見不鮮,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電動自行車規范管理的關注,政府部門也將“推動電動自行車充電從進樓入戶轉向更安全的集中管理”列為重點工作。在政策東風下,各大小區補齊充電設備“缺口”的需求旺盛,而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具有低投入、輕運營的特性,成了不少投資者眼中的“好生意”。
4月7日,記者以地產運營專員的身份,暗訪了鳳城五路一家充電樁運營企業。據從業4年的銷售人員趙杰介紹,目前西安電動自行車充電樁運營方式主要分為兩種——自建分成和買斷。其中,選擇自建分成模式需投資方提供場地,運營商提供設備、進行施工和維護,充電收益按服務費三七或四六分成。而買斷模式,則由投資方直接購買設備與平臺使用權,所有收益將直接打入綁定賬戶。
“一套十口機單價600元左右,需要安裝與維護的打包價約2000元?!壁w杰表示,電動自行車充電樁設備根據接口數量分為兩口機、六口機到二十四口機不等,市場主流規格為十口機,因為其便于管理、價格相對便宜,即便出現故障影響面也較小。當記者追問打包價是否有隱形收費時,趙杰則坦言,施工也存在不少變量,隨著電纜鋪設的長度增加,成本也會上升。同時,戶外充電場所還涉及綠化帶開挖與恢復費用、雨棚建設費,充電設備不靠墻安裝還需要多出支架費……
“3月份,我們就安裝了近20個小區,電驢充電樁生意投資門檻低,后期運維輕松,2年內設備出現故障,由我們承擔維修,投入一萬多元就能做……”趙杰表示,只要設備與小程序穩定,就不會流失客戶,充電是車主們的剛性需求,因此充電樁復用率很高,后期收益穩定。
走訪中,記者發現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市場處于“冰火兩重天”——前端銷售紅火,后端運營艱難。同時,多數小區內充電樁為個體經營,加劇了設備維護的短視化?!霸缙诮ㄔO標準很低,裝上能用就行,也不用考慮消防問題。”有投資經歷的“85后”李坤說,今年進場施工時,物業公司或社區都要求按照《電動自行車充電停放場所消防安全規范》執行,光是配消防器材、改造防火分區就是一大筆開銷。
李坤說:“像天天充電、獵電等平臺都開始‘跑馬圈地’了,越來越多的小區出現多品牌競爭的現象。我們一邊不能把服務費加太高,另一邊還要兼顧與物業公司的分成比例,基本處于夾縫求生狀態?!崩罾に懔艘还P賬,生活中充電主力車型為250瓦以下,每小時服務費為0.35元;以一臺十口機為例,充電樁利用率為50%來計算,每天能賺42元,其中16.8元要分給物業公司,剩余的25.2元還要除掉插座更換、設備維護與系統更新等費用,真正到手的利潤不多。
從夠用到好用 如何答好民生“需求卷”
3月24日,陜西省消防救援總隊發布數據,自2024年3月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陜西推動全省79個新建住宅項目規劃電動自行車停車位4.8萬個,指導2.27萬個小區增設充電接口27.5萬個。
記者走訪發現,影響車主們充電體驗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服務費虛高、“車樁比”失衡、消防設施缺失三大方面?!拔覀冃^是回遷房,租戶多、電驢多,下班后是充電高峰期,一樁難求?!奔易⊙艺鐓^的許女士無奈地說,小區充電空間緊張,經常有車充滿電了還霸占著位置,為了方便充電,很多鄰居都自備接線板,但車多、線亂難免發生誤拔電源的情況。因此不少車主希望,電動自行車充電設備更智能化、人性化,具備充電中上鎖、充電完成后發布挪車提醒的功能,同時完善消防與監控設施,確保安全事故可防可控。
如何推動充電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想要答好民生‘需求卷’,需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居民參與’的共治體系,多方合力推動充電設施從夠用向好用轉變?!蔽靼彩形h校管理學教研部教師楊蕊認為,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打擊違規行為,建立強制性標準,提高充電樁運營企業的服務質量和社會責任感。各社區與公共場所要因地制宜、科學增加充電樁接口數量,引入多品牌合作模式,倒逼運營企業升級服務。充電樁運營企業則要引入AI大模型技術,讓充電設備支持智能調度和遠程控制,可根據車輛的充電需求和電網的負荷情況,動態調整充電功率和充電時間,以實現效益導向化和運維精細化;同時傾聽消費者需求,推出錯峰充電折扣,不斷完善充電樁的個性化功能,通過OTA技術向兼容設備推送更新,在延長充電樁使用壽命的同時,讓車主們享受到更優質的體驗。
針對充電場所消防設施缺失的“痛點”,充電樁運營企業銷售人員趙杰表示,從安全角度來講,電動自行車充電樁長時間暴曬或雨淋,會加速充電系統的老化,有可能出現漏電、導電的問題,甚至可能引發火災?!盀榱碎L久、穩定、安全經營,打造充電場所時,每組十口機至少要配備一套干粉滅火器。室內場所要安裝智能噴淋系統、遠程監控等,戶外則要修建雨棚、加掛滅火球?!壁w杰提醒道,車主們也要提高充電安全意識,購買正規廠家、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充電器損壞或電池出現異響要及時進行維修。
記者關注到,2025年陜西明確電動汽車及電動自行車分時電價執行標準,由電網企業直接抄表、收費到戶的居民住宅小區內的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用電,可選擇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投資者想平衡服務費與運營成本,可以爭取夜間充電優惠政策,還能依托充電小程序,售賣開屏廣告、充電保險以及電動自行車周邊配件等?!壁w杰表示,雖然后端運營亟待擴大盈利點,但電動自行車行業持續保持快速發展,充電樁的市場投放空間巨大。
在政策引導、技術創新與用戶共治的協同發力下,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將實現從夠用到好用的跨越。屆時,車主們的“續航焦慮”也將轉化為西安綠色出行的底氣。 (記者 郭沛然)
來源:西安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