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件和“血”有關的事,把中美在這方面的差異展現得明明白白。咱們中國武漢一家生物公司,憑借全球首創的基因工程技術,把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植入水稻種子,成功讓大米“造血”。
50斤大米產出的人血清白蛋白,差不多等同于5斤血漿,成本比傳統血漿提取法低得多 。臨床試驗表明,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在治療肝硬化低蛋白血癥時,療效和安全性都跟傳統人血清白蛋白不相上下。
如今,團隊已建成年產100萬支注射液的智能工廠,還在籌建更大規模的生產基地,有望徹底解決國內血清白蛋白供應不足的難題。
反觀美國,那血漿買賣產業鏈瘋狂得讓人咋舌。美國僅占全球不到4%的人口,卻供應了全球約70%的血漿,占全球有償血漿市場的94%,每年血液制品出口獲利超200億美元,比美國農民一年賣大豆賺的還多。
背后原因很簡單,約1200萬美國底層民眾靠賣血漿維持生計,每年參與賣血漿的美國成年人口比例高達8%,2019年賣血漿記錄超5300萬人次,一年賣血人數預計達2000萬。美國允許每人每周抽兩次血漿,一年最多104次,頻率遠超其他國家。
為了吸引更多人賣血漿,美國血站手段百出。在貧民窟、大學城大量開設采血中心,全美超一千家營利性血液制品中心合法運營。
首單就給高額獎勵,首次賣血漿能拿200美元以上,疫情期間單次最高900美元,平時每次也有50 - 140美元,短缺時可達200美元,還有打卡獎勵,45天內抽8次最高能拿1000美元。
甚至鼓勵賣血者拉人提成,在美墨邊境開設采血中心,安排專車接送和快速通道,吸引墨西哥人來賣血漿。
但這背后隱患重重。采血公司為追求利潤,使用血漿分離技術讓獻血者頻繁賣血漿,體檢把關極其寬松,導致艾滋病、肝炎患者的血漿混入,在全球造成至少3000起死亡事故。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竟把血漿采集監管權下放給企業,采血門檻低得離譜,只要18到59歲、體重50千克以上就能賣血漿。藥企憑借強大的政治影響力,推動這些寬松法律通過。美國嘴上說著只賣血漿不賣血液,可在咱們看來,不都是賣血么?
一邊是咱們靠科技從大米里尋求突破,一邊是美國靠壓榨底層賣血漿賺錢,誰更勝一籌,一目了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