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8日訊(記者 王宏)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印發《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最重要的變化是放寬償付能力充足的保險公司在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的限制,最高可達總資產的50%。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按照《通知》要求,有三類公司可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據估算,有超過29家險企符合要求。
普華永道金融業合伙人周瑾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通知》及時向市場釋放巨大信號,并與中央匯金公司的ETF增持操作以及央行承諾的再貸款流動性支持承諾舉措一起,以穩定A股市場的信心。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理論上《通知》可為市場帶來約1到1.2萬億增量資金,但實際流入股市可能低于理論值,具體還視情況而定。
三類公司權益配置比例打開,超29家險企符合要求
《通知》最主要的變化是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簡化檔位標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
原中國銀保監會在2020年7月發布的《關于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將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分為七個檔位,并劃定相應的權益資產配置比例限制。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按照《通知》要求,有三類公司的權益配置比例可以增加。具體來看,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的險企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由25%提高到3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在250%-300%的險企權益資產配置比例由35%提高到4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350%的險企權益資產配置比例由45%提高到50%。(如下圖所示)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在非上市壽險公司中,2024年底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超過350%以上的有4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在250%-300%的有7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的有15家。這些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可增加。
在上市保險公司中,符合《通知》要求,可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的公司包括中國太保、中國人保和中國太平。
總體來看,按照《通知》要求,有超過29家公司可以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吸引更多長線資金進入股市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如果按照險資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來計算,預計可以為市場帶來大約1萬億元至1.2萬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
“但考慮到保險公司的實際操作可能會更加謹慎,實際流入股市的資金量可能低于這個理論值。具體數額還需視乎各家保險公司的具體情況以及市場條件而定。”田利輝指出。
周瑾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當前的環境下,保險資金發揮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的優勢,加大對權益資產的配置,助力資本市場的穩定與發展,支持國家戰略產業布局與新質生產力的孵化,是保險資金運用的重要功能,也是保險行業自身資產負債匹配和穿越周期投資的長期需要。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通知》還提高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力度,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同時,《通知》還放寬稅延養老比例監管要求。明確稅延養老保險普通賬戶不再單獨計算投資比例,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
“市場影響上,預計將吸引更多長線資金進入股市,改善投資者結構,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田利輝還表示,總體來看,這一政策變動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是一個積極信號,有望為股市帶來顯著的增量資金,并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