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換熱器作為熱能傳導的關鍵裝置,已滲透現代社會的各個角落,包括數據中心、船舶、工廠以及各種建筑物中幾乎都有它們的身影。
這類設備的本質功能是實現熱量的高效轉移,但就現階段而言,受限于傳統制造工藝,目前主流產品仍采用幾種成本最低、加工最簡單的標準結構。
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通過 3D 打印技術設計的創新結構,可以使空調、冰箱等制冷設備的核心部件變得更小巧、更高效。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上。
“熱交換器是工業經濟的核心設備之一,它們是每臺機器以及每個能量傳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篇研究論文的通訊作者、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授 William King 指出,“現有設計普遍采用直線、直角和圓管等易于加工的結構。”
對此,他和團隊利用 3D 打印技術突破傳統制造局限,開發出具有波浪形壁面和金字塔狀凸起的創新結構。這些設計能顯著優化熱傳導路徑,是傳統制造技術所難以實現的。
研究團隊基于一種常見的制冷劑 R-134a 來進行系統設計,這種制冷劑廣泛應用于空調和冰箱等設備。
當冷水降低制冷劑的溫度時,它會在通過設備的過程中從氣體變成液體。隨后,這種液態制冷劑可以進入冷卻系統的其他部分,用于降低從房間到服務器機架等各種目標的溫度。
最有效的制冷方式通常是通過在設備兩側之間構建非常薄的壁,并最大化水和制冷劑與這些壁的接觸面積。(想象一下,穿著薄 T 恤躺在冰塊上,肯定比戴著手套用手摸冰塊要冷得多。)
為了設計出最佳的熱交換器,研究人員使用模擬技術并開發出機器學習模型,以預測不同設計在各種條件下的性能。
在經過 36,000 次模擬驗證后,研究人員最終敲定了設計方案。其中的關鍵創新點,其一,是在設備接觸水的一側增加了許多小鰭片,這些鰭片擴大了表面積,從而最大化熱量傳遞;其二,是設計了波浪形的水流通路,再次幫助增加接觸面積。通過模擬,研究人員精確計算出了通道的彎曲程度以及鰭片的最佳位置。
在制冷劑流經的一側,設計中加入了沿壁分布的小型金字塔狀凸起。這些結構不僅增加了冷卻面積,還能在制冷劑通過時促進混合,避免液體附著管壁(這種附著會降低傳熱效率)。
在確定了最終設計方案后,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名為“金屬直接激光燒結”的 3D 打印技術,其通過激光逐層熔融金屬粉末(本實驗采用鋁合金粉末),最終構建出完整的熱交換器設備結構。
(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測試結果顯示,通過這種技術制造的熱交換器比其他設計更高效地冷卻了制冷劑。在相同泵功條件下,其功率密度突破每立方米 6 兆瓦,比常見的殼管式熱交換器性能提升 30%-50%,其功率密度與另一種工業界常見設計(比如釬焊板式熱交換器)相當。
“雖然這一設備并未顯著超越當前最先進的技術,但利用建模和 3D 打印技術來開發新型熱交換器設計的方法充滿潛力。”暖通行業咨詢公司 Optimized Thermal Systems 的研發總監 Dennis Nasuta 評價道,“這項技術的探索空間還很大,我們尚未觸及其性能天花板。”
不過 Dennis Nasuta 也指出當前瓶頸,與傳統制造相比,激光燒結等增材制造技術仍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短期內難以大規模應用于民用制冷設備。他認為該技術可能率先在航空航天、高端汽車等能夠承受高成本的細分領域落地。
據預測,到 2050 年建筑制冷能耗將翻番,創新設計對應對未來巨大的能源需求至關重要。“現代艦船搭載的電子設備數量激增,對緊湊型高效散熱系統提出了迫切需求。”研究團隊成員 Nenad Miljkovic 表示。
然而,包括制造成本在內的諸多挑戰仍需克服,才能讓像 William King 和團隊設計的這類創新成果真正在實際設備中發揮作用。
Dennis Nasuta 還指出,采用這些新技術的另一個障礙是,現行標準并未要求更高的效率。事實上,市場上已存在多種能提升設備效率的技術,但都因類似原因未能普及。
“3D 打印等新制造技術要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還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他坦言,“所以,明年的家用空調中暫時還不會出現這項技術。”
1.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4/02/1114166/how-3d-printing-could-make-better-cooling-systems/
2.https://doi.org/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25.12683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