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高絲集團旗下高端護膚品牌黛珂(DECORTé)在官網發布漲價通知,為了應對全球通貨膨脹而造成的原材料成本上漲,黛珂決定從6月1日起調整產品價格。
△ 截自黛珂官網
公告顯示,該次提價涉及護膚、彩妝、底妝、防曬、香水、頭發和身體護理類別,共計170余款產品。其多數產品漲價幅度約在3.3%-5%,其中,漲價金額最高的產品是AQ Melority密集霜,由132000日元漲價至137500日元,漲價5500日元(約合人民幣267.9元)。
△ 截自黛珂官網
CBO就此事向高絲中國求證,高絲中國方面稱:暫未收到漲價通知。
01
緩解業績增長困境
事實上,今年以來就有資生堂、CPB、紀梵希、古馳、希思黎等品牌紛紛宣布漲價。
近日,據媒體消息,香奈兒于4月2日在中國大陸地區官方渠道對部分產品進行了新一輪漲價,其中,口紅類產品普遍漲價20元,珍藏系列1957香水從1900元上漲至2060元,漲幅超8%。
對于漲價原因,國際品牌普遍將漲價歸因于原材料和成本上漲,但更深層因素還在于品牌面臨的業績增長困境。
從各家2024年的業績來看,尤其是中國區以及亞太地區的業績,普遍面臨著增長壓力,漲價不失為高端美妝為提高利潤、緩沖業績失速的有效策略。
以黛珂為例,其背后的高絲集團2024年在中國大陸和旅游零售業的銷售額大幅下降,不包含旅游零售的中國市場銷售額下滑33.4%。“在2024年,中國化妝品市場沒有改善的跡象。”高絲在財報中寫道。
就黛珂單品牌而言,雖然其在日本的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但由于亞洲市場銷售額的下降,黛珂品牌的總銷售額下滑8.3%,其中,黛珂在中國市場的客戶流量和客均銷售額方面都面臨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末以來,黛珂還幾度被傳出大面積撤柜消息。不少網友甚至感慨曾經的貴婦品牌難道就此淡出中國市場了嗎?
而對于黛珂撤柜的消息,高絲方面在其2024年全年財報中有所解釋:“2024年在中國大陸市場進行廣泛的結構性改革,包括對百貨公司柜臺的整合和升級。”其中就涉及黛珂門店數量砍半,從而將百貨公司銷售柜臺集中在大城市。相應的,該次結構性改革造成了44億日元的特別損失。
而在此前關于高絲是否退出中國的采訪中,高絲社長小林一俊也回應稱:“高絲從未考慮退出中國市場。相反,我們正在不斷加強對中國市場的投入,通過優化渠道,提升品牌形象,更好地服務中國消費者。”
02
高端定位驅動品牌提價
不過黛珂提價的背后,還有黛珂對品牌定位策略的深層考量。
2009年,黛珂在北京SKP開設首家中國內地線下門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黛珂曾憑借“高絲集團頂級線”標簽,如AQ珍萃精顏系列,占據高端心智。但近年來其核心單品價格帶集中在300-800元,如明星單品“小紫瓶”精華的定價(50ml/780元),遠低于CPB的超導鉆光瓶精華(50ml/1980元)、The Ginza御銀座粉晶按摩精華露(100ml/2100元)等同級日系品牌。
與此同時,天貓旗艦店銷量前幾為防曬乳(60g/290元)、妝前隔離(35g/210元)、潔面(170g/200元)等低價產品,導致消費者對“貴婦品牌”含金量持懷疑態度。
出于品牌定位需求,黛珂通過提價維持品牌高端形象,進一步瞄準其核心消費人群。可以看到的是,在本次黛珂漲價的產品中,其主推的高端線AQ系列產品多居于其中,也是為了維持品牌高端定位所做的調整。
此外,對于黛珂在中國市場的調整策略,小林一俊曾公開表示,“我們還將加大對黛珂的投入,重點推廣黛珂舒活系列(AQ)和黛珂珍萃精顏系列(AQ Meliority)等高端產品線,在中國的高端百貨店等,設立更大、更高規格的專柜,通過沉浸式體驗,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受產品價值。”
由此可見,黛珂提價既是為了應對原材料上漲導致的成本上漲問題,也是為了緩解業績增長困境和品牌的高端定位策略所驅動。在消費者愈發注重“質價比”的當下,黛珂需通過強化科技背書、收縮低效SKU聚焦高端線、優化渠道融合等策略來重建消費者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