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趙麗穎主演的電影《向陽·花》在清明假期上映,該影片在首日便狂攬1.2億票房,豆瓣開分直接飆到 9.2。
然而該影片卻因馮小剛“忍痛”刪掉趙麗穎的大段更狠、更野、更粗獷的臺詞戲份而引發(fā)爭議。
支持者認為此舉增強了演員的表演張力,有益于成就電影的表達藝術(shù)。
反對者則覺得削弱了演員的角色戲份,既不利于人物的完整塑造,又難贏得趙麗穎粉絲的捧場。
這場爭論實則揭開了當今影視行業(yè)的遮羞布——
一部影視片到底會因為什么而被觀眾真正記住?
一、真正的演技從不體現(xiàn)在臺詞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我們在觀看電視劇時,編劇準備了大段大段華麗麗的臺詞,演員們說得也是字正腔圓,
但是我們卻是根本無法代入,甚至轉(zhuǎn)頭就忘。
反觀那些靜默與留白,卻讓我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向陽·花》這部影片便是如此。
趙麗穎被馮小剛刪到只剩7秒凝視的片段,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當今影視圈最殘酷的真相——
真正的演技并不體現(xiàn)在嘴巴上,而是表現(xiàn)在眼睛里。
《向陽·花》的導(dǎo)演馮小剛承認,在原片中趙麗穎飾演的高月香有著大量的市井臟話和激烈對抗戲。
例如暴揍黑心工頭時脫口而出的“你們吸人血的樣子真TM惡心”,
以及喝農(nóng)藥后長達十分鐘的罵街戲。
這些臺詞“又野又狠”,甚至讓護士演員被氣哭。
但最終,這些戲份被剪得只剩金屬撞擊聲和七秒凝視。
這樣的處理其實在背后隱藏著導(dǎo)演對表演本質(zhì)的清醒認知:
最高級的情緒表達往往在臺詞之外。
正如網(wǎng)友逐幀分析的“扔掉扳手后的七秒凝視”:
趙麗穎僅僅通過眼眶顫抖、瞳孔收縮和嘴角的細微抽搐,
就傳遞出了憤怒、不甘、絕望與堅韌的多重情緒。
這可比刪減前的臟話更具沖擊力。
再比如:
電視劇《狂飆》里張頌文蹲在路邊吃豬腳面,喉結(jié)一動,全網(wǎng)都在分析他咽下的到底是愧疚還是欲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