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綜合報道 新北6名國民黨民代、4名民進黨民代正面臨罷免考驗,近日新聞及輿論焦點頓時被關稅風暴給移轉,關稅案是否會成為翻轉罷免情勢的支點及變數,藍綠各有隱憂。島內學者認為,執政團危機處理表現不佳,讓藍營找到攻擊破口。
據聯合新聞網報道,雙北(臺北和新北)是罷免案指標熱區,新北6名藍營民代、4名綠營民代的罷免案正進入二階連署收件,有新北罷團干部直言,進入二階熱度有消退一些,加上前陣子天氣不穩,都會影響出門簽連署書意愿。
最近關稅議題發酵,罷免案的媒體關注度被稀釋,若后繼無力,罷免行動中途熄火。罷免藍營民代羅明才的“拔羅波”團隊聲稱,罷免行動是2024年底由民間自主發起,源自對民代表現的不滿,與美方關稅政策無關,近期連署人潮踴躍,未受關稅議題影響。
綠營努力讓罷免案保溫,藍營反致大罷免,除了辦“還錢于民”政策說明會,也抓住關稅案沖擊工商業、股市等民怨,黨主席朱立倫帶頭串聯藍營縣市長反攻,和綠營互別苗頭。
究竟關稅案會不會牽動大罷免發展,新北民進黨議員黃淑君說,這是不同層次的問題,清明連假過后,許多民眾交連署書一繳就是八九份,家族聚會時每個人都簽了,不擔心關稅新聞壓過大罷免潮。
國民黨新北市黨部主委黃志雄指出,藍營縣市長很快就動起來與企業界對話,也展開行動,尋求解方因應關稅沖擊,對照之下,臺當局此刻仍在政治操作,從事政治動員,關稅問題兵臨城下了還搞罷免,將離民心愈來愈遠。
臺灣中山大學榮譽教授廖達琪指出,大罷免雖非全民共識,但在部分青年群體中已形成強烈的抗爭意識,這些人并非股民,對關稅沖擊無直覺感受,反而因“反中”情緒被動員起來,形成一股難以輕易停歇的力量。她提醒,若國民黨僅止于喊話“大難當頭”、缺乏清晰論述與說帖,難以說服選民接受暫停罷免的主張。
廖達琪分析,賴當局在此次危機事件的應變明顯失分,整體危機處理表現不佳,有讓國民黨找到攻擊破口。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勛分析,短期內罷免潮難喊停,但關稅議題確實為藍營創造反攻機會。他指出,臺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等藍營首長的實質行動已打開得分空間,國民黨若能進一步強化與拼經濟的連結,加上組織專業團隊、定期開記者會與臺當局抗衡,將有助于民意回流。
他也建議,臺中市長盧秀燕應盡快加入操作節奏,借此建立朝野團結應對關稅戰的具體對照,順著這個得分空間深入開展。
鈕直言,民進黨將罷免視為鞏固完全執政的最后一塊拼圖,不會輕言松手,眼下關稅沖擊、兩岸關系惡化與島內政治風暴三面作戰交織,若以政治操作為主軸,恐導致內外交困、政權信任基礎動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