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韓建軍 通訊員 彭建文 文/圖)為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賡續紅色血脈,推動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發展,近日,由商洛市商州區老促會、商州區委黨研室、商州區夜村鎮黨委政府、商州公安分局聯合舉辦的“商州區青棉溝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座談會”在夜村鎮青棉溝村黨群服務中心召開。商州區政府副區長陳丹濤出席座談會并講話。商州區鄉村振興局、商州區軍人事務局、商州區文旅局、黨史研究室、鎮黨政領導等和部分革命先輩后代、紅色文化研究專家、青棉溝村在外英杰共50余人齊聚一堂,共商紅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大計。座談會由夜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謝瑞峰主持。
深挖歷史根脈,凝聚保護共識
會前,商州區夜村鎮青棉溝村紅軍后代、在外英才、商州區老促會成員、相關部門負責人先后來到青棉溝“滑子菇”產業基地、“五圣祠”革命活動舊址、青棉溝紅色展覽館和青棉溝松樹溝伏擊戰遺址進行了參觀。
座談會上,青棉溝村黨支部書記陳亮亮介紹了本村紅色文化資源現狀。近年來,村內通過尋找遺址、整理口述史資料,初步形成了紅色文化資源庫,但面臨保護資金不足、宣傳力度薄弱、文旅融合路徑單一等挑戰。革命先輩后代陳元生( 陳效真之子)、薛肖成(薛興軍之子)、杜建平(杜景之子)、劉成華(劉兆英之子)、陳志斌(陳壽益之子)、鞏倉振(鞏德芳的后輩)、田竹鳳(田申榮之女)、石口生(石福祥之子)、周永厚(周寶航之子)等分別講述了革命戰爭年代父輩在青棉溝一帶進行革命斗爭的故事,就發展民宿康養及特色產業促進群眾增收提出意見建議。
專家建言獻策,共謀發展路徑
會上,商洛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史研究專家楊增強結合青棉溝:1947年商洛革命轉折中的暗夜燈塔提出“五條宏觀”建議是:
一是為域內紅色資源建檔立卡,把這里發生的革命活動的時間、地點、史實、人物、影響和意義搞清楚,匯編成冊,條件成熟時將相關等級點爭取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與此同時,夜村鎮可以先行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在資金允許情況下,對相關資料積極搜集整理,對舊址的建筑予以適當修繕,對遺址予以立碑標明。
二是打通青棉溝與丹鳳留仙坪之間的道路,將夜村、北寬坪、留仙坪、寺坪等原“隱蔽根據地”連城紅色片區,構建紅色文化園。
三是依托4 A級莽嶺綠道景區,為景區注入新的紅色內容,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紅色教育和旅游產業。將紅色教育與鄉村旅游結合,設計“紅色研學+生態觀光”特色路線。
四是打造商於古道文化景區之商於古道十八盤,構造莽嶺綠道古色、紅色、綠色旅游文化綜合體。以綠色為底色,以古色為底蘊,以紅色為主體,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高尚紅色文化,高揚高昂革命精神。
五是明確工作原則和目標。堅持紅色文化基因傳承,堅持綠色生態文明發展,堅持和諧美麗鄉村文明振興,堅持現代化數字化農業產業發展,堅持“三農”現代化發展。
大家就青棉溝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進行了探討交流,表示要積極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并對青棉溝村紅色資源保護利用、鄉村振興、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鄉村建設、旅游等工作提出了好的意見建議。副區長陳丹濤對紅軍后代、在外英才對商州發展的關心表示感謝。要求各部門要加強協作、建立長效保護機制。確保革命遺址、遺跡得到妥善維護,要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結合鄉村旅游、特色產業,將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切實助力鄉村振興。
謝瑞峰提出以“紅色青棉溝”品牌為核心,整合村內瀑布景觀、產業等資源,打造“紅綠交融”的復合型旅游目的地,并建議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運營保護,提升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水平。
革命先輩后代孫文英動情說道:“我爺爺當年在革命戰爭年代為王力,陳壽益,田申榮等革命前輩們做飯,送情報,掩護傷員等。家里還保存著當年留下革命前輩們用過的燈碗、烤火盆等遺物。希望村里能建一座紅色紀念館,讓年輕一代記住這段歷史!”現場掌聲雷動,與會者紛紛表示支持。
明確行動方向,擘畫振興藍圖
經充分討論,會議達成多項共識:一是成立“紅色文化保護利用工作專班”,制定一張規劃設計圖、建設一個紅色紀念碑、一個紅色廣場、一個高質量展館、一套紅色書籍;二是申報文物保護單位,爭取專項資金支持;三是聯合高校開展口述史搶救性記錄。
最后,謝瑞峰強調,要以此次座談會為起點,將紅色文化保護與基層黨建、產業發展、鄉風文明深度融合,讓紅色基因成為青棉溝村振興發展的“精神引擎”。表示夜村鎮黨委、政府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組建工作專班,全面規劃立項,確保會議精神落地見效。
青棉溝村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座談會的召開,標志著這一革命老村邁入紅色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新階段。未來,青棉溝村將立足紅色底蘊,書寫新時代“紅土地上的幸福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