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以赤子之心,謹向信陽市中心醫院腫瘤外科三病區杜大軍主任團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迅教授及全體醫護人員致以最深切的謝意。母親罹患多發性肺結節之際,從多學科會診到個性化肺功能康復方案,處處彰顯現代醫學的溫度與精度。4小時聯合手術不僅精準切除三處病灶,更以快速病理護航治療精度,讓異地游子見證家鄉醫療從"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發展。作為北漂十年的信陽兒女,感動于家鄉醫院"大病不出市"的擔當。
——北漂青年替母親感謝信陽中心醫院醫療團隊
尊敬的信陽市中心醫院:
常言“兒行千里母擔憂”,也有“父母在,不遠游”之說。我北漂十年,心中最放不下的便是父母的身體,他們是我心底最深的牽掛。今年3月,哥哥安排母親體檢,結果卻打破了這份平靜。60歲的母親被查出肺部多發性磨玻璃結節,最大的近14mm,其余的也有7mm。
醫生迅速會診,告知家人惡性腫瘤風險極高,建議盡快治療。這消息如雷轟頂,本就思鄉、又擔心不能盡孝的我,內心防線徹底崩塌。經家人商議,母親很快入住信陽市中心醫院羊山院區腫瘤外科三病區,由杜大軍主任醫師團隊治療。杜醫生見我遠程趕回,寬慰說團隊在胸外科疾病診療上經驗豐富,讓我寬心,多陪陪母親,緩解她的心理壓力。
在醫院進一步檢查期間,我每日守著媽媽做術前準備,幫她保證睡眠、陪她做爬樓梯、擴胸伸展運動等肺功能鍛煉。約3天后,做完CT增強、彩超檢查,杜大軍主任團隊迅速制定方案,鑒于母親年齡,決定盡快安排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從住院到手術,分秒未耽擱。
讓我更驚喜的是主任團隊告訴我,現在信陽市中心醫院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合作,成立醫療聯合專家組,特別針對胸外科肺結節、骨科、心血管內科等多種疑難病癥,帶來國內一線的診斷治療經驗。對于我母親和家人來說,這真是天大的好事,切切實實的好事,讓我母親免除遠程奔波、異地求醫的辛苦,第一時間享有“國家隊”級別的診療待遇,讓我懸著的心慢慢得到一絲喘息。
懷揣著忐忑激動的心,醫生立即確定了5天之后的手術方案,由杜大軍主任團隊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王迅一起聯合胸腔鏡手術,為媽媽摘除分布于不同地方的3個病灶,并在手術過程中取活體組織快速檢驗,確定病理病性。這項手術的難度不容小覷,媽媽分布于右肺上葉結節1處、右肺下葉結節2處,在保證切除干凈的同時,還要盡可能保留更多的肺部原生組織,為術后肺功能恢復爭取效果。
清晰的記得,3月15日下午,媽媽做了胸腔鏡肺部手術。主管醫生胡醫生在術前也詳盡地告訴我術中的風險,替我分析了利弊,并反復強調術后的恢復至關重要,一定一定要陪伴媽媽多做肺部功能呼吸訓練,哪怕是忍著劇痛,也要堅持盡可能的下床活動、小量多次輕微的呼吸咳嗽練習,以免引發術后血栓風險及其他并發癥。媽媽的手術很成功,等在手術室外面的我和家人焦急萬分,從15:30推進手術室,將近19:30媽媽被推出手術室,手術經歷了4個小時。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杜主任醫生團隊及王迅專家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
如今媽媽已經康復出院,回家休養,我也得以順利返京工作。特此感謝信陽市中心醫院,感謝腫瘤外科三病區主任杜大軍醫師團隊,感謝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專家王迅,感謝主管醫生胡紹霖,感謝腫瘤外科住院部A區16層醫護人員的呵護,謝謝你們精湛的醫術、治病救人的醫者仁心,待病人及家屬如沐春風的叮嚀囑咐,為患病家庭帶來最有希望的生命之光,謝謝你們!
作為土生土長的河南人,異鄉務工的信陽人,我為家鄉的醫療水平自豪。祝愿全體醫護人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闔家美滿!
患者家屬:異鄉務工的信陽人
2025年4月3日
(通訊員 張郁秋 徐世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