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4月7日,也門胡塞武裝宣稱已對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軍事目標以及紅海上的兩艘美國驅逐艦發動聯合襲擊。此次行動由其空軍和海軍協同實施,分別動用了“雅法”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目標直指兩大中東核心玩家——以色列與美國。
以色列國防軍迅速回應,稱襲向其本土的無人機在進入領空前即被成功攔截。但無論攔截與否,胡塞武裝敢于直接挑戰以色列本土安全,已屬極端挑釁。而紅海海域的襲擊更具戰略象征意義。這是胡塞武裝繼之前多次騷擾紅海商船、襲擊美國航母艦隊之后,又一次赤裸地對全球最大軍事力量發起正面攻擊。
從軍事上看,此類襲擊的破壞力或許有限,但其政治信號卻極其強烈。首先,這是對美國自3月15日起持續空襲胡塞目標的直接回擊。胡塞武裝顯然不再滿足于“守土反擊”的姿態,而是正逐步將自己推向中東抵抗軸心的“先鋒角色”。更重要的是,它不再僅僅攻擊也門近海或沙特目標,而是將火力延伸至以色列腹地與美國艦隊,這意味著胡塞已不再掩飾其地緣政治野心,而是在以實際行動打破中東力量格局。
而這一切是區域博弈長期積壓的必然爆發。胡塞武裝的背后站著伊朗。伊朗近年來在中東多點布設代理勢力,從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政府軍、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再到胡塞組織,形成一條事實上的“什葉派弧線”,對抗以色列、沙特及其背后的美國。此次襲擊可以理解為伊朗陣營借胡塞之手對美以直接叫板,是對美軍持續空襲的戰略回應,更是對以色列連月軍事行動的反制姿態。
美國方面對此保持沉默。截止目前,五角大樓尚未對襲擊作出正式回應。但這種沉默本身就是一種尷尬。3月以來,美軍對胡塞目標的空襲聲勢浩大,卻并未能有效遏制其越發激進的行動。反而在連續打擊下,胡塞從“地區擾亂者”迅速進化為“反美反以陣營代言人”,在阿拉伯世界贏得了某種“抵抗象征”的地位。美國此時若再度升級軍事打擊,無疑會令局勢全面失控;但若選擇克制,則無異于軟化立場,等同于默認其區域挑釁行為。
局勢正處于一個極度危險的臨界點。胡塞襲擊的不僅僅是美以軍事目標,更是在擊穿整個中東安全架構。尤其是對紅海的襲擾,極可能波及全球能源供應和貿易通道安全。紅海連接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是全球最繁忙的海運航線之一。若安全局勢持續惡化,不僅中東原油出口將受阻,國際能源價格也將再次飆升,給本就因戰爭與通脹困擾的世界經濟帶來新一輪打擊。
事實上,胡塞之所以在美國空襲不斷的情況下仍敢發起正面打擊,正是意識到當前全球正處于戰略分裂與博弈新格局的變動期。美西方主導秩序正在力有未逮,而新興力量正逐步填補權力真空。
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對外政策愈發好戰化的背景下,美國正將全球拉入新一輪沖突風險之中。從“對等關稅”到中東空襲,從對華科技圍堵到鼓吹“文明對抗”,美國戰略已經徹底轉入“進攻型孤立主義”,試圖以打壓對手、制造對抗來維系其衰落中的霸權地位。這種對外強壓政策不僅動搖國際信任,更會在全球激化更多“胡塞式挑戰者”的出現。
胡塞的導彈已經射出,但這僅是序幕。下一階段,美國若不調整其中東政策強度、若繼續以霸權手段壓制區域問題復雜性,胡塞可能不是最后一個發難者。以色列若繼續高壓報復,勢必引爆新一輪大規模沖突。而整個中東,早已是一根繃到極致的引線,稍有火星,即將炸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