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潘定安 通訊員 李為)近日,漢陰農商銀行成功處置一筆本金1500萬元大額不良貸款,現金收回利息580萬元,拉動該行不良率下降0.26個百分點。
該行借助“陜亮執行·2025”專項行動,聯合縣人民法院執行局與金融糾紛調解中心,成功處置縣域某企業1500萬元大額不良貸款,預示著這筆跨越三個春秋的不良貸款終于實現“清障”,標志著該行“司法執行+調解協商”雙擎清收模式首戰告捷,是該行“農信鐵軍”們鏖戰攻堅不良的生動縮影。
據悉,這筆貸款發放于2019年,企業受當年疫情沖擊和行業周期調整的雙重影響,資金鏈斷裂,經營一度陷入困境,于2022年初形成不良。面臨該企業核心抵押資產(商業用房)處置難及多重“包袱”因素影響的艱難局面,該行嚴格落實省聯社及審計中心“新禾行動”及不良管控的部署要求,確立“司法執行兜底+調解協商優先”的化解路徑,充分發揮金融糾紛調解中心作用,經過多輪磋商調解,促成該企業以“股權收購+債務承接”方式介入,實現盤活重組,成功處置該筆貸款。
強化黨建引領,筑牢風險防線。該行嚴格落實“黨業融合”及“黨建引領 金融先鋒”工作要求,建立黨委班子成員分片包抓重點貸款機制,通過定期督導、專題研討等方式,系統梳理原貸、盤活和管貸責任鏈條,組建“黨員攻堅先鋒隊”,整合法律、風控等專業力量,在過程管理上強化跟蹤問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確保清收處置工作有序推進。
強化協同攻堅,凝聚清收力量。發揮全行每一名員工的資源,共同出謀出策,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絡,實施機關全員包聯網點督導機制,圍繞重點人、重點戶集中攻堅重點突破,以“線上+精準營銷”思維重構宣傳路徑,充分挖掘抵押物核心“賣點”。借助金融糾紛調解中心平臺,采用“調解前置程序”,加強與法院、司法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引入專業力量,實現“柔性調解”與“剛性執行”充分結合,借助外部力量紓困化解不良貸款。
強化源頭治理,提升清收質效。嚴格執行貸款“三查”制度,做實“強五真 防五假”工程,開通黨委書記監督熱線,建立“陽光信貸”公示制度,嚴查“吃拿卡要借”等違規行為,培育“合規創造價值”的信貸文化。嚴格準入管理,精準研判效益與風險,強化貸后嚴管,建立新增貸款“季度審計”機制,確保真實性、合規性,穩步提升信貸資產質量。
下一步,該行將全面落實“清存量、控增量、穩指標、提質量”工作要求,加強與法院、司法及經偵部門的溝通協調,以攻堅克難的勇氣、主動擔當的精神、務實肯干的作風,繼續探索更多不良貸款處置方式,持續提升不良管控質效,切實將風險化解的成果轉化為穩健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為優化縣域營商環境和建設錦繡漢陰貢獻更多農信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