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光圈愛好者,如果你問我,F1.2這樣超大光圈存在有什么意義?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進光量上的滿足感前所未有,讓你可以在低光照環境下為所欲為。
過去幾年,我用過不少超大光圈鏡頭,但對適馬最新發布的50mm F1.2 DG DN,仍然有好奇心,因為相比之前推出的50mm F1.4 DG DN,光圈大了36%,但體積并沒有增加,長度甚至更短,是目前為止50mm F1.2全畫幅無反自動對焦鏡頭里最輕、最小的。相比35mm F1.2 DG DN(2019年7月發布,適馬第一款F1.2鏡頭)更是重量輕了30%,體積縮小了26%。
輕量化是當下鏡頭發展的趨勢,用戶最迫切的需求,問題是在控制體積的情況下,畫質還能保證嗎?
帶著這個問題,上周我借了一個索尼E卡口的適馬50mm F1.2 DG DN試用。
同期還發布了“馬徠松”L卡口,也賣9999元。
這并不是一篇正式評測,更多是基于我周末使用的主觀感受,給大家一些購買參考。
周末為了更好的測試50mm F1.2 DG DN,帶了索尼A7M4和A6700兩個機身,期間還用大疆DJI RS 3 Mini拍了一段視頻。最早我是擔心穩定器扛不住這個重量的,結果在沒有加配重塊的情況下,居然順利配平,這得益于鏡頭重量的控制。
要知道,這可是F1.2大光圈鏡頭呀。
鏡身沒有什么太多可以說的,除了光圈環之外,還有AF/MF開關和可以自定義的AFL按鍵。鏡身采用防塵防濺結構設計,前鏡片具有防水防油涂層,特別適合我這樣喜歡雨天作戰的選手。
我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兩個點印象很深。
一是近攝能力強。最近對焦距離只有40mm,這也拓寬了鏡頭的拍攝題材,就連一些街頭小品也能勝任。當然了,光圈的控制需要經驗積累,F1.2真的不一樣。
二是對焦速度快。采用浮動對焦設計,引入適馬新開發的HLA高速線性對焦馬達,對焦不僅快,而且準,幾乎沒有噪音,最關鍵的是呼吸效應降低,我在拍攝視頻的時候,焦點切換畫面過度非常自然,和我之前使用的某國產超大光圈鏡頭差別太太太大(抗眩光和鬼影也不在一個檔次,真的是一等價錢一等貨)。
在鏡頭結構上,適馬50mm F1.2 DG DN使用了多達4片非球面鏡片校正多種像差。全開光圈時,既能提供優美迷人的散景,也有優于50mm F1.4 DG DN的中心解析力。首創的13片光圈葉片,即使從全開狀態停止時,它也能保持圓形形狀,實現柔和美麗的圓形虛化效果。
以上樣片均為低光照環境下,F1.2最大光圈下拍攝的原片,未使用任何補光或閃光燈設備。
正如開頭第一段所說,別的攝影師天一黑,尤其晚上八點以后,就準備收工回家,或者帶著三腳架到處跑,而我剛剛開始掃街拍攝,全程手持,最關鍵的是有底氣。
這可能就是適馬50mm F1.2 DG DN帶來的心理優勢,非常大。
作為大光圈愛好者,我不會為了所謂的畫質完美,輕易收光圈,除非需要控制景深。買F1.2不就是為了爽嘛!從對比測試看,適馬50mm F1.2 DG DN全開光圈時,邊緣畫質下降在可以接受范圍內。銳度一如既往的高,拍4K視頻的時候尤其能感覺到。對焦是值得信任的,對球面像差矯正很出色。整體畫面顏色有一點點偏黃(兩臺機身都試了,不是設置問題)。
大家如果有關于適馬50mm F1.2 DG DN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在第一時間回答。
后面我還有機會長期使用適馬50mm F1.2 DG DN,屆時再呈上更詳細的使用手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