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在豎新鎮響哃村,有這樣一位勤勞淳樸、孝老敬親的好兒媳,十三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公公,她就是陳菊。而今,她的事跡已成為街坊鄰居的佳話,村里的人提起她,個個都點贊。
上午8點多,記者來到陳菊家,她正在給公公系上飯兜,準備吃飯。每天早上老人起床后,陳菊總會送上熱騰騰的粥和鮮甜可口的小菜,等公公吃好后,再麻利地收拾碗筷。陳菊的公公今年98歲高齡。2012年,婆婆因病過世后,陳菊和丈夫施友康商量后主動將公公接到自己家里,精心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我們兄弟姊妹共6個人,大家都很孝順長輩。幾個姐姐年紀大了,妹妹身體狀況一般,弟弟家住得遠,他們照料老人家沒有我方便。”施友康說,自己和老婆陳菊就義不容辭地擔起了照顧父親的責任。
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陳菊和丈夫把自己的臥室搬到樓下。“老爸夜里起身不方便,我們可以隨時過去。他有什么需要也可以直接喊我們。我們住在他隔壁,他心里也會安心。”陳菊說,老人每天換下的衣褲由她洗曬干凈,每逢換季,她還會給老人家洗換被褥、席子等。
老人年歲大,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平日里,陳菊注意老人家的服藥情況,每頓都會分好藥片看著他服下,缺藥了及時去醫院配齊。老人有哪里不舒服,她總是第一時間和丈夫驅車陪老人去醫院做檢查。老人患有胃病,10年前做過手術,醫生囑咐在飲食上要軟一點,陳菊就不厭其煩地熬粥給老人喝,做菜也盡量軟爛。考慮到老人有痛風病需要忌口,陳菊還會精心搭配適合老人口味的菜肴。生活中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丈夫看在眼里,感到很欣慰:“她照顧我爸盡心盡力,我很感動。爸爸每年的生日,她總會買一件新衣服給老人換上,還會叮囑小輩們回來給老人慶祝生日。”
13年來,4000多個日日夜夜的悉心照顧下,老人的身體狀況良好,晚年生活充滿幸福。公公和兒媳婦的關系也親如父女一般。公公對外總說,自己很幸運有這樣一個孝順的好兒媳。
陳菊的行動,鄰居們也都看在眼里。“一天兩天容易,十幾年堅持真不容易。”她也成為了村民口中稱贊的好榜樣。陳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展現了一個普通人尊老愛老、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
記者:石思嫣
編輯:顧佳麗
責編:李琳、焦倩倩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