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的電商閉環(huán),又進了一步。
2月,小紅書推出“評論區(qū)掛鏈”新功能,允許用戶在評論區(qū)直接嵌入商品鏈接,用戶點開評論鏈接后就可以完成站內購買,還不會影響筆記本來的流量。
這不僅將“種草—交易”的消費決策鏈路壓縮到點擊之間,能讓用戶更方便地“求鏈接”,還將小紅書的內容場和交易場進行了無縫銜接,方便商家“導流”。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小紅書被定義“生活指南”,雖然手持3.5億高質量月活用戶構成的流量富礦,自己卻一直沒有實現商業(yè)化閉環(huán),被困在“種草”困境里。
直到2023年,小紅書提出“買手電商”,又在2024年提出“生活方式電商”,探索起區(qū)別于貨架電商、社交電商的差異化路徑,才逐漸實現平臺內的商業(yè)化閉環(huán)。
這次的評論區(qū)上鏈接,更像是小紅書的“殺手锏”——將電商參與門檻降至全民級別,每個普通用戶都能化身買手,借此打造出更開放的社交化交易場。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小紅書賴以生存的內容生態(tài),也迎來新的考驗。
當評論區(qū)成為新的帶貨戰(zhàn)場,一篇篇看似真實的用戶筆記也可能就是一個“暗廣”,平臺尚未出現一個可以稱之為標桿的角色,全民帶貨的模式和小紅書最核心的信任資產,暫時也難講出一個平衡的新故事。
小紅書評論區(qū),“321上鏈接”
自2月以來,小紅書的新功能引起業(yè)內的廣泛關注,但小紅書開店的花仔,在嘗試了一兩次評論區(qū)上鏈接功能后,暫時還沒能摸索到挖掘增長的方法。
花仔表示,其實去年11月左右,小紅書就可以一篇筆記關聯多個商品了,路徑差不多,就是點擊跳轉購買,“雖然筆記有限制,最多只能掛18個商品鏈接,但商家發(fā)筆記,一般也就針對一兩個商品,單純通過筆記掛商品,也足夠用了”。
在花仔看來,相比直接在筆記里掛鏈接,評論區(qū)掛鏈功能中最能吸引她的,是不影響平臺分配流量這一點。這意味著評論區(qū)“掛鏈接”,不會被平臺認定為軟廣。
但小紅書流量對花仔來說算是個“玄學”,她也很難分清什么筆記能獲得更多流量,想讓用戶自發(fā)在評論區(qū)發(fā)鏈接,難度不低。“還是老老實實發(fā)筆記比較穩(wěn)妥”。
雖然商家側還沒有爆發(fā)的案例,但這已經不是小紅書第一次在評論區(qū)做文章。
小紅書為商家和買手上線的“評論語”功能
2022年,小紅書開放了筆記“評論語”功能,商家和買手可以在筆記評論區(qū)置頂同款商品的鏈接。彼時,這一功能更側重于商家和買手,針對商業(yè)化內容。
相比之下,這次的小紅書評論區(qū)掛鏈接,雖然錨定的還是小紅書站內已有商品,并不支持站外商品鏈接,但和行業(yè)過去的“評論區(qū)掛鏈”模式不同。
第一,開放全用戶權限,普通用戶也可以在自己發(fā)布的筆記評論區(qū)掛鏈,并不限制筆記和創(chuàng)作者身份,用戶點擊后就能一鍵跳轉購買。并且,打破了如B站、抖音等平臺內,僅限博主和品牌、平臺商業(yè)合作內容才能掛鏈的規(guī)則。
第二,是單條筆記評論區(qū)支持多鏈接共存,且不會影響內容本身的流量分發(fā)。在小紅書分享穿搭的芋頭表示,之前如果在筆記評論區(qū)發(fā)布品牌、店鋪或者產品相關的信息,很可能會被平臺“制裁”,“評論會被官方‘吞掉’,筆記也會被限流,新功能可以直接上好幾個不同品類商品的鏈接,也不會被官方刪評或者限流”。
不過,小紅書的新功能同樣有著限制,普通用戶能關聯的就是自己下單購買過的商品,商家關聯的則是自己店鋪內的商品,買手的關聯限制較少,但只有分享自己合約期內的商品并成功交易,才能獲得傭金。
對于買手而言,新功能,同樣值得觀望。
芋頭身邊有買手嘗試過評論區(qū)掛鏈接,但她自己還沒有開始實踐,一方面,是因為隨便掛鏈接容易被當成收傭金的“暗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她分享的穿搭中有不少商品來自站外,“一些淘寶店暫時沒有開通小紅書店鋪,就不能上鏈接了”。
小紅書加速商業(yè)化閉環(huán)
評論區(qū)掛鏈,更像是小紅書電商布局的必然產物。
2013年,小紅書靠著出境購物攻略PDF文檔橫空出世,隨后又推出了自己的APP,在短短9個月時間內就獲得數百萬的用戶,并依托著社區(qū),陸續(xù)做起跨境電商“福利社”、小紅店和自主品牌等電商業(yè)務,還自建了倉儲、物流。
“求鏈接”,算得上是小紅書從成立之初就有的內容生態(tài),但當時的小紅書,選擇通過自營電商“福利社”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胡歌曾為小紅書自營電商拍攝廣告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在小紅書福利社成立的9年中,他們的選品策略,就是從社區(qū)用戶發(fā)布的“怎么買、求鏈接”的筆記與評論中,篩選出目標商品。但自營電商的邊界有限,外加小紅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對于電商業(yè)務搖擺不定,導致小紅書即便有著強導購優(yōu)勢的內容生態(tài),卻一直在給他人做嫁衣,也讓用戶養(yǎng)成了“站內種草,站外拔草”的消費習慣。
而眼看著比自己更晚進入電商領域的拼多多、抖音快速崛起,并且成功從淘寶、京東嘴里搶到蛋糕,小紅書其實也有些急了。
2022年底,小紅書將電商業(yè)務和社區(qū)業(yè)務進一步融合,統(tǒng)一由社區(qū)負責人柯南管理,又在2023年將直播業(yè)務提升為獨立部門,堅定電商的方向,打造出了董潔、章小蕙等標桿案例,還關閉了自營電商,并陸續(xù)提出了“買手電商”和“生活方式電商”兩個概念,小紅書電商開始加速快跑。
如今的評論區(qū)掛鏈新功能,同樣是小紅書為了解決“站內種草,站外拔草”這一問題的手段。
從普通用戶角度來看,曾經在小紅書刷到心動好物還得切到淘寶、抖音和拼多多搜同款找鏈接,一一比價再下單,現在,只要點開評論的鏈接就能直接下單。
評論區(qū)掛鏈,點擊后跳轉路徑更短
同時,幾乎沒有門檻的評論區(qū)掛鏈,也間接將每一個小紅書普通用戶變成了潛在的“買手”。小紅書獨特的流量去中心化的模式,讓每一篇筆記都可能成為爆款,而每一篇爆款筆記和背后的普通用戶,都可能成為小紅書商業(yè)鏈條一環(huán),平臺借此一邊實現了素人變現,一邊為已入駐的商家、品牌博取流量和成交可能。
對于買手而言,日常筆記分享就可以成為帶貨現場,買手變現的方式和路徑更多,評論區(qū)變成了買手的又一個經營陣地。
對于商家而言,只要在評論區(qū)塞個鏈接,就能把商品悄悄植入素人分享的日常內容分享貼,有了更短的跳轉路徑和消費決策路徑,也意味著更高的轉化率。
當然,對于小紅書而言,更為重要的,則是“量”。以董潔、章小蕙直播帶貨為代表的“買手電商”,已經為小紅書提供了標桿案例,但平臺內,依舊缺少著“貨”這一關鍵要素。
當小紅書筆記評論區(qū)的鏈接只能跳轉到小紅書自家店鋪,也是逼著不少還在用"某寶搜關鍵詞"“某多搜某店”導流的商家和平臺,進入小紅書平臺開設店鋪,為小紅書補足電商三要素“人、貨、場”中的“貨”,加快打造平臺內電商閉環(huán)的腳步,也把種草到拔草的全流程都圈在了自家地盤上。
用戶價值最大化后,難平衡的內容
2024年7月,小紅書COO柯南,首次對外定義,小紅書電商是“生活方式電商”,用戶在小紅書買到的,不僅是好產品,也是一種向往的生活,“我們看到很多商家正在基于用戶細分需求開始經營,小紅書電商希望更好地去支持和服務這一批滿足個性化需求、懂生活方式的商家”。
比起買手電商,生活方式電商顯然更加細分,更加個性化。在這一經營趨勢下,如何匹配用戶和合適的內容,并且實現電商閉環(huán),成了小紅書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小紅書大會上,對生活方式電商的講解
評論區(qū)掛鏈,是一個解決方案,這個“全民帶貨”的低門檻功能,能直接通過用戶個性化的推送、搜索和點擊行為,用一篇篇用戶感興趣的筆記觸達,再通過評論區(qū)的鏈接吸引用戶點擊下單,進而在平臺內達成交易。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小紅書的用戶增長,也進入了瓶頸期。
曾被視作精致人群內容社區(qū)的小紅書,在2024年開始下沉市場的地推,用著雞蛋打入中老年群體謀求用戶規(guī)模的增長。
在用戶增長放緩的當下,小紅書也需要將每一個用戶的價值最大化——讓用戶成為潛在的“買手”,吸引用戶在平臺內達成交易,都是在最大化用戶的價值。
只是,幾乎沒有門檻的評論區(qū)掛鏈功能,也間接挑戰(zhàn)起了小紅書的信任危機。
芋頭表示,自己不敢隨便在評論區(qū)掛鏈接,是擔心粉絲認為自己是在做“暗廣”,“小紅書上,你直接說自己做推廣,自己發(fā)廣告,用戶愿意買單,但你要是做暗廣,推廣的商品有問題沒解決好,用戶之后可能再也不會買單了”。
芋頭的猶豫,或許也可以在新功能的數據上體現。
《億邦動力》消息顯示,評論區(qū)掛鏈新功能上線后,一天有約1.5萬條筆記下,用戶“求鏈接”的需求被滿足,而2023年8月,柯南曾公開過一組數據,稱小紅書上每天有求購意圖的用戶數就近4000萬人,能發(fā)出300萬條“求鏈接”評論。比起“求鏈接”的用戶,使用新功能“上鏈接”的用戶,還只是少數。
在芋頭看來,小紅書買手模式,主要靠的就是“信任感”,用戶相信買手的推薦,愿意為買手買單,才能達成交易,“和直播帶貨其實有點像”。
小紅書的本質,依舊是一個內容社區(qū),而社區(qū)化,也意味著用戶容易通過互動內容,構建起信任,進而達成傳播、成交。
但評論區(qū)掛鏈的模式,和小紅書核心的信任資產存在一定沖突。
小紅書上的各式軟廣避雷
此前,小紅書上層出不窮的軟廣、暗廣就被用戶不斷吐槽,質疑小紅書社區(qū)生態(tài)“變味”。現在,小紅書官方開啟了“全民帶貨”,當評論區(qū)成為新的帶貨戰(zhàn)場,那些看似真實的用戶體驗筆記,是否可能演變成精心設計的"暗廣",進而消磨消費者的信任度,甚至可能對小紅書整體的生態(tài)造成影響。
2025年,電商平臺的比拼已經回歸到了追求效率、商品和服務的本質上,試圖走出一條獨特電商道路的小紅書,從內容種草到即時轉化,從KOL帶貨到素人分銷,在不斷探索“內容—交易”的最優(yōu)解。但"國民種草機"能否保持其獨特的社區(qū)調性,平衡好商業(yè)化和內容,或許才是決定小紅書電商故事最終走向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