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老年人騎行電動三輪車的安全問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濱州院前急救人員發出緊急呼吁,希望各方重視這一交通安全隱患,避免悲劇重演。
博興縣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告訴記者,在其參與救援的眾多交通事故中,超過70%的傷者為騎行電動三輪車的老年人,而其中因突然橫穿馬路導致事故的占比超過50%。這些傷者或骨折,或顱腦損傷,甚至有人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世,令人痛心。
在涉及電動三輪車的交通事故里,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高達65%。事故多發生在城鄉接合部、菜市場周邊等老年人短途出行頻繁的區域。急救團隊接診的傷者中,顱腦損傷、胸腹部擠壓傷、四肢骨折等傷情較為常見。這背后,是生理機能衰退、車輛安全隱患、交通意識薄弱三大風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下面這些案例,令人唏噓不已。72歲的張大爺騎電動三輪車接孫子放學,剎車失靈撞上路邊護欄,頭部著地陷入昏迷,而他的安全頭盔竟掛在車把上。68歲的王阿姨騎車去菜場,為少繞路,直接從綠化帶缺口橫穿雙向六車道馬路,被貨車撞倒,當場死亡。劉爺爺接孫女放學時,在十字路口無視紅燈斜穿馬路,被右轉轎車卷入車底,骨盆粉碎性骨折,脾臟破裂。
為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守護老年人騎行安全,急救人員和相關部門給出以下建議:
騎行前做到“三查三不”:查車輛,定期檢查剎車、輪胎、燈光,杜絕使用改裝車、超標車;查身體,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避免獨自騎行,雨天、夜間盡量減少出行;查路況,出行做好規劃,避開交通高峰、擁擠路段。同時,不隨意橫穿馬路,過馬路走斑馬線或過街天橋;不駕駛車輛突然變道;不冒險在車流、人群中穿行,務必佩戴安全頭盔。
家屬也應積極行動起來,定期給老人上“家庭安全課”,用真實案例提升老人的安全意識,盡可能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身體條件允許的老人要駕駛符合公安部門規定、手續齊全的機動車輛,謹慎駕駛并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濱州120提醒廣大市民,若遇到電動三輪車事故,應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切勿隨意搬動傷者,尤其是懷疑傷者脊柱損傷時,需等待專業人員救援。各方需共同努力,讓老年人遠離交通事故傷害,營造安全的出行環境。
通訊員 李紅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