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間,瀏陽市洞陽鎮統籌推進文明祭掃、紅色傳承、民生服務三大工程,通過“三網融合”,打造平安清明、文化清明、暖心清明。
安全防控網 守護平安清明
針對清明期間祭祀高峰,洞陽鎮構建“人防+技防”雙保險體系。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運用智慧林火監測平臺實施24小時高空巡航;聯合各村(社區)依托“三長制”組建黨員巡邏隊,在重點林區和交通卡口設置值守點,對重點區域進行動態巡查,確保火種不入山;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形式轉發倡議書15000余次,“村村響”廣播及巡邏車每日流動宣傳文明祭掃倡議、森林防火、交通安全等知識覆蓋所有村組,實現“文明祭祀+防火護林”知識“戶戶知、人人曉”。
民生服務網 搭建暖心橋梁
西園村創新開展“鮮花銀行”,組織黨員、鄰長在公墓山4個主要路口設置值守點,用鮮花置換紙錢、鞭炮,并免費提供電子炮服務。同時,對墓區開展不間斷巡邏檢查,防止群眾攜帶火源火種或香蠟紙錢進入墓區,做到“雙保險”。
在砰山村江邊支部,黨員們以“微心愿”為紐帶,解決修剪樹枝、填補路口、鋪設斜坡等7項民生問題,老黨員厲賢彩帶頭作業,青年黨員平整路面,女黨員擦洗宣傳欄,形成“老少接力、黨群共建”的局面。村民對改善后的環境表示滿意。支部16名黨員籌集“暖心基金”2550元,建立慰問困難家庭長效機制,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常態化。
文化傳承網 賡續紅色基因
在砰山村,砰山村黨總支和砰山完全小學舉辦“清明祭英烈”活動,60多名黨員師生訪問烈士陵園和王震故居,深化紅色教育。在烈士陵園紀念碑前,黨員和少先隊員敬獻花圈,學生發言引起共鳴,砰山村黨總支副書記陳炎金號召黨員將艱苦奮斗精神融入鄉村振興。在王震故居,黨員和學生沉浸式體驗“南泥灣精神”。活動創新“黨員帶學生”研學模式,設置互動問答,將紅色課堂延伸至實地。
鑫園社區聯合金陽二支部開展“我和青團有個約定”活動,吸引企事業單位黨員志愿者、職工家屬及居民80余人參與。活動設置艾葉采摘、青團制作、創意比拼等環節,將傳統習俗與現代趣味結合。“第一次嘗試咸蛋黃肉松餡青團,既傳承了文化又體驗了創新!”參與者紛紛表示。活動結束后,社區將300余個青團分裝成“愛心禮包”,送到轄區20戶特殊婦女兒童家庭,傳遞節日溫暖。“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感受到社區的關懷,也增進了鄰里感情。”居民張女士說。
“通過系列活動,我們既守護了生態安全,又傳承了紅色基因,更溫暖了群眾心田。”洞陽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黨建+文明實踐”模式,推動移風易俗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讓清明文化煥發時代光彩。(宗澤慧 陳雙春 李夢嬌 鄧渺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