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最近幾年的基本上都是在特斯拉的帶領下全面進行價格戰,然而就在最近新能源車企幾乎全部開始降低了價格戰的烈度,反而開始卷起了自動駕駛,智駕的軍備競賽我們到底該咋看?
一、新能源汽車不卷價格卷AI了?
據中國新聞周刊的報道,2025年才剛過去4個月,但汽車行業密集的發布會卻釋放著一個微妙的變化——當鎂光燈亮起時,車企高管們不再急于展示產品的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而是頻頻提及“AI”。汽車產業從“傳統燃油車”到“電動化”的變革尚在進行,“AI定義汽車”便已呼嘯而來。
“新能源的下半場競爭是圍繞智能化,確切地說,應該是AI智能化。”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在3月3日吉利AI智能科技發布會上表示。
從ChatGPT到DeepSeek,AI大模型已然成為全新的生產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判斷:“汽車領域的‘人工智能+’會全面爆發,將會貫穿到汽車設計、制造、銷售、維保的汽車全產業鏈,全方位、全鏈條。”
市場研究公司富士Chimera研究所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L2級自動駕駛汽車產量將達到4513萬輛,L3級自動駕駛汽車產量將達到30萬輛。
自動駕駛領域是人工智能創新的主要驅動力,推動人工智能系統處理復雜且不可預測的現實場景。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技術的創新,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駕駛體驗。
而且當前的市場還在持續增加,理想汽車近日發布了新一代自動駕駛技術——MindVLA大模型,該技術結合了視覺、語言和行為三大智能,開創了機器人大模型的新范式。MindVLA不僅能夠實現車輛的自動駕駛,還能理解用戶需求并作出相應反應,使車輛成為一個“專職司機”。據官方透露,MindVLA預計將在今年7月與理想i8同時首發。
3月18日,廣汽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馮興亞宣布,廣汽旗下的智能科技旗艦品牌——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已正式邁入6.0時代,中文名為“星靈智行”。
此外,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員工大會上透露了公司在人工智能與智能輔助駕駛領域的最新進展。目前,特斯拉的Cortex算力中心已配備超5萬塊GPU,并將很快突破10萬塊,躋身全球前五大超級計算中心。下一代Dojo 2超級計算機性能將是第一代的10倍,進一步提升訓練效率。
二、智駕軍備競賽該咋看?
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和行業的深入發展,一個明顯的趨勢正在顯現:新能源汽車正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向 AI 智能駕駛領域的角逐,這種趨勢我們該怎么看?
首先,價格戰困境必然帶來市場競爭方向轉向。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初期,價格戰成為了眾多車企爭奪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各大車企紛紛通過降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試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然而,價格戰競爭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惡性競爭。它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刺激銷量增長,但從長遠來看,只會降低市場的競爭水平,根本無法讓產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價格戰導致車企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為了維持價格優勢,車企不得不在成本控制上做文章,這可能會影響到產品質量和研發投入。一些車企可能會選擇降低零部件的采購標準,減少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從而影響整車的性能和安全性。長此以往,整個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將受到抑制,產業發展陷入低水平競爭的惡性循環。
隨著價格戰日益白熱化,汽車企業們逐漸意識到,單純依靠價格競爭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他們必然會選擇別的方式替代價格戰,以尋求新的競爭優勢。
其次,智能駕駛成為了市場新的競爭點。在尋求替代價格戰的競爭方式時,智能駕駛成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新寵。相比于電池、電機、電控等相對成熟且同質化較高的新能源汽車三大件,智能駕駛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技術門檻,更能體現車企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在 AI 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智能駕駛無疑是最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方向。通過搭載先進的傳感器、芯片和算法,智能駕駛系統能夠實現車輛的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等功能,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適的出行體驗。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是對傳統駕駛模式的革新,更是未來出行方式的重要發展方向。
第三,智能駕駛也是最直接改善用戶體驗的手段。對于新能源汽車用戶而言,智能駕駛系統帶來的使用體驗提升是立竿見影的。在日常駕駛中,智能駕駛系統的諸多功能能夠極大地減輕駕駛負擔,提高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以倒車停車為例,這是許多駕駛者尤其是新手司機感到頭疼的問題。而配備了智能泊車功能的車輛,能夠通過傳感器自動識別停車位,并自動完成倒車入庫等操作,大大降低了停車難度,提高了停車效率。
在日常出行中,智能駕駛系統的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能夠幫助駕駛者更好地應對各種路況。自適應巡航功能可以根據前車的速度自動調整車速,保持安全車距,讓駕駛者在長途駕駛中無需頻繁踩油門和剎車,減輕疲勞;車道保持輔助功能則能確保車輛始終在車道內行駛,避免因駕駛者分心而導致的車道偏離,降低事故風險;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在遇到突發危險時,能夠自動觸發剎車,避免或減輕碰撞事故的發生。
第四,智能駕駛的價格發展趨勢也符合競爭邏輯。智能駕駛的不斷進化是符合摩爾定律的。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規模效應的逐漸顯現,智能駕駛系統的成本不斷降低,價格也隨之持續下降。這使得更多的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智能駕駛技術帶來的便利,智駕平權已經成為了不少車企打出來的宣傳口號。
在過去,智能駕駛技術主要應用于高端豪華車型,價格相對較高,普通消費者難以承受。而如今,這種技術進步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智能駕駛的價格平權。越來越多的車企能夠將智能駕駛技術應用到更多車型上,甚至是中低端車型,讓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智能駕駛帶來的便利。比亞迪以其在新能源領域深厚的技術積淀以及規模優勢,借助 “天神之眼” 這一高階智駕系統,將高階智駕技術下探至 10 萬元級市場,從而實現了技術的大面積普及。其全系車型,輕松愉快地,標配了高階智駕,而且覆蓋了 7 萬至 20 萬元的價格區間,徹底地打破了 “智駕 = 高價” 這種傳統的認知。
智駕平權已經成為了不少車企打出來的宣傳口號,這不僅體現了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趨勢,也反映了車企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把握。通過實現智能駕駛的價格平權,車企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擴大市場份額,同時也推動了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
第五,以智駕為代表的技術競爭將會是大勢所趨。從長期來看,智能駕駛領域的競爭無疑是比價格戰更優的選擇。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成熟,新能源汽車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競爭階段。在這個階段,誰能在智能駕駛技術上取得領先地位,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智能駕駛技術的領先,意味著車企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先進、更安全、更舒適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領先的智能駕駛技術還能夠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合作伙伴,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可以預見,未來智能駕駛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核心焦點。車企們將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推廣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競爭,推動智能駕駛技術不斷向前發展。隨著 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不斷融合應用,智能駕駛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智能駕駛技術的成熟和普及,也將對整個交通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促進交通效率的提升、交通事故的減少以及城市交通擁堵的緩解。
因此,從長遠來看,通過智能駕駛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來實現差異化競爭,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壯大的正確道路。面對即將到來的智能化浪潮,只有那些敢于探索新技術、勇于突破傳統思維框架的企業,才能在這場智駕軍備競賽中脫穎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