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一場刺激的大戲——鐵腕總統杜特爾特從“禁毒梟雄”淪為“國際囚徒”,背后藏著多少大國博弈與家族權斗的暗流?
機場凌晨突襲:從香港到海牙的“政治獵殺”
2025年3月11日,剛結束香港菲僑競選活動的杜特爾特,剛落地馬尼拉機場就被7000名警察圍堵,警方手持國際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以“反人類罪”為由將其押上飛往荷蘭的包機。
諷刺的是,三天前他還在香港灣仔修頓場館對2000名僑民高呼:“若因禁毒入獄,我無怨無悔!”
這場抓捕連基本法律程序都省了——菲律賓2019年就退出《羅馬規約》,ICC哪來的執法權?連菲憲法專家都集體炮轟“違憲”。
家族權斗:馬科斯的“借刀殺人”
這場抓捕本質是菲律賓兩大政治家族的“血腥拆伙”,2022年大選時,杜特爾特之女莎拉與小馬科斯組成“天作之合”贏下選舉,但蜜月期僅維持一年,權力分配不均(莎拉只拿到教育部長職位)、南海政策分歧(親華VS親美)徹底撕破臉。
馬科斯借ICC這把“國際刀”,既清除政敵又向美國納投名狀——畢竟杜特爾特任內叫停美軍基地擴建、主張中菲油氣合作,早成美國“印太戰略”絆腳石。
全球反應:司法淪為大國棋子
在杜特爾特被被捕后,我國外交部第一時間表態“反對政治化雙重標準”,暗批ICC淪為地緣工具,要知道杜特爾特任內推動中菲簽署290億美元基建項目,如今這些合作恐隨其倒臺擱淺。
而美國則選擇沉默拱火,雖未公開表態,但五角大樓被爆提前向菲方提供情報支持,ICC對美軍在阿富汗屠殺視而不見,卻對杜特爾特窮追猛打,連自家學者都承認這是“選擇性執法”。
而東盟無可奈何,只能是集體噤聲:多數成員國對“主權干預”保持警惕,唯有新加坡學者點破:“小國領袖在霸權眼里不過是耗材”。
菲律賓撕裂:從街頭抗議到軍方倒戈
杜特爾特被捕瞬間點燃民憤,馬尼拉股市暴跌7%,棉蘭老島30萬人上街聲援,南部軍區30輛裝甲車封鎖要道,基層警察更是集體暴怒:當年跟著老杜禁毒的特種部隊放出狠話“抓他就是打我們臉”!
馬科斯緊急給士兵日薪從230比索漲到530(約65元人民幣),但民眾嘲諷:“大米都120比索一公斤了,漲工資能買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