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6年10月,毛主席剛剛在機場送別了印尼總理蘇加諾,回城時想在外面吃飯,于是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來到一家羊肉泡饃店。
吃飯期間毛主席環顧四周后,悄悄推了推身邊的高智:“你現在工資是多少呀?”
高智回答后準備去結賬時,沒想到卻發生了一件十分尷尬的事。
那么毛主席為何突然關心高智的工資,高智又是如何回答?高智在結賬時到底遇到了什么尷尬事呢?
“看,是毛主席!”
毛主席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中國精神領袖,他的一生都在為中國、為人民奮斗,自加入革命隊伍中就從來沒有脫離過群眾。
他在老百姓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力,同時毛主席在群眾中的辨識度也很高形象也深入人心。
由于毛主席革命和工作時會經常走到群眾中,很多時候都是低調地考察民情,大家對他十分愛戴。
因此有不少時候會被眼尖的老百姓認出來,那時候激動的群眾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看,那是不是毛主席?!?/p>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經常會去各地視察工作,也是為了看看老百姓的生活有沒有改善。
可時間一長身邊的警衛人員和工作人員就發現,主席就這樣出去其實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姑且不說別的外在原因,單就是這張十分有辨識度的臉,往往就會引起群眾圍觀,人擠人就會給毛主席的警衛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因此身邊工作人員向毛主席闡述了這個問題,并提出建議希望毛主席以后每次出門都能盡量戴上口罩和墨鏡,這樣既能方便看看老百姓的生活也能讓他出行更安全便利。
毛主席經過考慮后決定接受這個建議,不過在此期間他還是有那么幾次無意間摘下口罩就被老百姓認出的經歷。
1953年毛主席前往湖北考察,工作完成后便想出去走一走,于是當地工作人員向毛主席大力推薦蛇山風景秀麗,還能去觀賞黃鶴樓,毛主席欣然答應。
事實上26年前的1927年毛主席就曾來過黃鶴樓,這次算是故地重游。
在羅瑞卿等隨行人員的陪同下,毛主席穿著黑色大衣戴著口罩,游覽了四周的景色,感慨之余卻覺得有些意猶未盡。
工作人員提醒毛主席,現在湖北天氣還有些冷,山上風大容易感冒,希望毛主席能夠回去休息,可毛主席不愿意,反而指了指西面不遠處,“那里很熱鬧,我們過去看看吧”。
說著便戴上口罩向蛇山西側走去,剛剛接近人群就看到前面有個攤販在叫賣臭豆腐。
臭豆腐是湖南特產,更是毛主席的家鄉美食,于是毛主席一行人走上前購買了臭豆腐,還不忘在一邊跟小攤販交談詢問生活怎么樣,現在能賺多少錢。
很快臭豆腐就做好了,毛主席摘下口罩品嘗時,誰想到這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走了過來,無意間抬頭看見了旁邊的人,盯了許久終于緊張地試探詢問,“您是毛主席嗎?”
毛主席笑了笑回答,“我確實長得有點像毛主席,不過我不是他?!?/p>
說著便摸了摸小姑娘的頭轉身離開,小女孩站在當地愣了半晌,片刻后下定決心向著毛主席走的方向追了過去,快到跟前時大聲喊了一句,“您就是毛主席,我沒認錯!”
小女孩的聲音很快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毛主席?毛主席在哪兒?”
認出主席身形的人越來越多,面對熱情的群眾毛主席摘下口罩和大家親切地打招呼,詢問大家的生活過得好不好。
一路聊天直到被老百姓簇擁著上了船還在和大家揮手告別。
1958年毛主席也有一次被群眾認出的經歷,當時他乘坐專列去天津考察工作,期間來到南開大學,想要看看當地的校辦工廠做得怎么樣。
南開大學里都是國家的優秀學子,更是祖國的未來,毛主席進入校園后便被學校的氛圍感染,于是便摘下口罩想看看學生們如何生活學習,看看他們在學習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
很快,毛主席來參觀學校工廠的事就被學生們知道了,還沒等視察完工作逛逛校園,大批學生便涌向工廠門口等著看一眼毛主席。
侍衛長李銀橋見此情形十分擔憂,害怕重演“蛇山”舊事便調來了一輛小汽車,看見毛主席和學生們交流許久后便簇擁著主席上了車。
可即便如此,毛主席乘坐的車輛還是只能緩慢開在人群中,用了很長時間才離開校園。
隨后一行人又來到提前安排好的正陽春吃飯,工作人員安排毛主席一行人走的是專用通道,因此一開始并沒有被大家發現。
但飯店的廚師們知道毛主席要過來,全都激動的從后廚跑了出來見毛主席。
毛主席親切的和大家握手,詢問廚師的工資是多少,工作中有沒有困難。
其中一位膽子比較大的廚師回答,“報告主席,我們現在一個月工資七八十呢,過得很好,很滿足”。
毛主席聽后很滿意,七八十塊在當時來說已經算是高收入了。
等飯菜期間,毛主席看見旁邊開著一扇窗戶,便想去窗邊站一站抽根煙,沒想到還是讓自己“暴露了”。
包間的對面是一棟居民樓,當時正好有一名婦女在自家窗前干活,不經意間掃了一眼飯店,沒想到就看到了毛主席。
婦女震驚幾秒后瞪著眼睛不可置信的喊道:“哎呀,是毛主席,毛主席在對面吃飯呢,毛主席萬歲?!?/p>
當時正值中午,很多人都聽到了婦女的叫喊,“毛主席來了?在哪兒在哪兒!”
很快大家都發現了毛主席,越來越多的群眾聚集在正陽春樓下高聲呼喊著:“毛主席萬歲!”。
感受到群眾的熱情毛主席一邊擺手和大家打招呼一邊回應著大家:“群眾萬歲?!?/p>
接連兩次“暴露”,李銀橋等一行人也有了經驗,立即調來了小汽車,在天津人民的熱情中緩緩駛離飯店。
事后有人報告給毛主席,“天津人民太熱情了,過后打掃街道,光是群眾丟的東西就撿了七八筐?!?/p>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毛主席是拯救中國的偉人也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受到群眾的愛戴和簇擁,他從來都是接近群眾,關心人們的生活,每到一個地方工作,一定會詢問群眾能不能吃飽,賺多少工資夠不夠花,久而久之很多人都知道主席有“問工資”的愛好。
不過關于“問工資”還曾發生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而這次又發生了什么呢?
“我們去外面吃飯吧”
1956年9月印尼總理蘇加諾訪華,受到隆重的歡迎儀式,訪問結束后毛主席還親自將他送到機場。
從機場出來后已經快到中午,毛主席坐在車里興致還很高,路上突然跟秘書高智提議,“有點餓了,我們去吃飯吧,不回去了,就在外面吃?!?/p>
高智作為主席的左膀右臂聽到主席的話后瞬間就苦了臉,以往的經歷告訴他,毛主席在群眾中的辨識度太高了,經常被老百姓發現,然后就是幾個小時的“圍堵”和交流,不僅有安全隱患,而且毛主席太累了,也影響他的休息。
毛主席看見身邊人的擔憂笑了笑安慰道,“沒關系這回我們低調點,就悄悄去,吃完就走誰也不告訴,吃飯的時候順便看看老百姓生活條件好不好?”
說完還特意交代,“可不能特意清場啊?!?/p>
隨后便和高智、李銀橋商量,“咱們去吃點什么?附近有什么飯店?。俊?/p>
高智想了想好像附近有一家羊肉泡饃店很有名于是跟毛主席建議,“有個泡饃館子,主席要不要去試試?聽說他家的泡饃好吃,配泡饃的油辣子也特別香?!?/p>
毛主席聽后果然很感興趣,一邊走還一邊跟高智回憶自己當年在陜北吃羊肉泡饃的經歷。
“上次吃還是在延安的時候,就是延安附近村里的大集,我想嘗一碗,他們不讓我吃,說這太不衛生了,您看鍋里還有羊屎蛋呢,回頭生病了怎么辦。反正我是覺得沒什么事,羊屎蛋有什么不干凈的,羊吃草長大的,湯又是煮熟的能有多臟?”
當時正值五月,北京的天氣已經熱起來了,泡饃店里一進門更是一股熱氣,在里面吃飯的人很多,大家都低著頭吃飯,也沒人注意到毛主席一行人,幾人便找到了最里面的一個小隔間坐了下來。
隨后高智走到前面,用老家方言跟老板說:“大爺,給我們來8碗羊肉泡饃?!?/p>
師傅聽到高智的話知道是老鄉十分高興,還熱情的給毛主席一行人上了一大壺涼茶,并把饃端了上來,于是毛主席和眾人一邊“掰饃”一邊聊天。
很快幾人的泡饃就做好了,熱氣騰騰的湯碗里有著豐富的配料,毛主席拿過旁邊的油辣子放了大大的一勺,便開始大快朵頤。
吃著吃著,毛主席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抬頭詢問高智,“你現在工資是多少錢啊,夠不夠花?”
高智立即咽下嘴里的湯回答:“有一百多塊呢,夠花的?!?/p>
毛主席點了點頭,喝下一口湯,“確實不少啦,普通老百姓還遠遠達不到這個工資,要知道現在普通工人的工資一個月也就30塊錢?!?/p>
毛主席知道得這么清楚,身邊的人卻一點都不意外,毛主席關愛群眾有目共睹。
很快幾人吃完飯準備離開,高智再次走到前面想要結賬,結果一掏口袋,發現身上只有幾毛錢,而這頓餐費卻是6塊多。
高智連忙偷偷叫來其他幾位同事,詢問他們有沒有錢,幾個人口袋掏空了也就湊出來三塊錢。
誰也沒想到今天會出來吃飯,平時吃食堂也不會帶出來太多錢,幾人正在尷尬,老板看到后便說,“沒帶夠錢吧,沒事,改天來了再給就行?!?/p>
高智便答應老板明天一早就給他送來,誰想到就是這么一會時間,剛吃完飯還沒來得及戴口罩的毛主席便被其他吃飯的顧客認了出來,很快就被大家圍在了中間。
毛主席看到自己又被認出來了,索性放下手里的口罩和群眾聊了起來。
一傳十十傳百,不知道怎么這樣快,毛主席在飯店的消息很快就被周圍的人知道了,大家聚集在泡饃店門口,主要是飯店里面早就站滿了來看毛主席的人,已經擠不進去了。
有人踮著腳,還有人跳起來就想能多看一眼毛主席,哪怕是一個背影都好。
高智等人趕忙跟在毛主席身邊,老板更是顧不上收錢,趕緊往毛主席的方向擠過去,看看能不能有機會和毛主席握手,一邊還不忘向高智的方向喊:“不要錢啦,毛主席來吃飯是我們的榮幸,不能收錢。”
毛主席聽到后笑著對老板說:“一定要給的,明天讓他們給你送來。”
街道上很快就被民眾們圍得水泄不通,毛主席困在店里根本出不去,只能坐下一直和大家聊天,詢問老百姓老家是哪里人,現在做什么工作,賺多少錢,一家多少口人夠不夠花銷。
轉眼就過去了5個多小時時間,里里外外的人卻不見絲毫減少。
最后還是在安保人員的護送下,毛主席才緩緩走出泡饃店,上了汽車還不忘和大家告別。
第二天一早,泡饃店剛開門,高智就走進店里說什么都要把錢給老板,老板不想要,高智嚴肅說道:“不行,您一定得收下,不然主席會批評我們的,咱們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p>
隔年毛主席再次來到飯店吃飯,這次老板第一時間認出了毛主席,還給毛主席介紹自己店里掛著的一幅畫,是當時一名畫家創作的《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
畫面赫然是當年毛主席來飯店吃飯的情景,此時被老板買了下來,專門掛在店里,仿佛在驕傲的告訴所有人,“毛主席吃過我做的羊肉泡饃。”
結語:
毛主席對群眾的熱情和關愛是發自肺腑的感情,他從群眾中走出來,帶領全國人民過上當家作主的好日子。
即便是國家領導人,也始終沒有脫離群眾,始終和人民站在一起,他是中國歷史上永垂不朽的偉人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