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瑞慈醫院建院25周年之際,手足顯微外科病房內上演了溫情一幕:一位歷經4個月復雜治療的糖尿病足患者手持錦旗,向王瑞良主任深深鞠躬?!霸疽詾橐喴味冗^余生,現在我能自己走路了!你們不僅技術高超,更把患者當家人!”張先生哽咽著,握住手足顯微外科王瑞良主任的手說道。
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從潰爛危機到重生希望
患者張先生(化名)因右足外傷后潰爛流液1月余輾轉求醫,外院檢查顯示其空腹血糖高達23.9mmol/L(遠超正常值6.1mmol/L),糖化血紅蛋白13.9%(正常值<6.5%),糖尿病病情嚴重失控。右足傷口感染迅速蔓延,伴隨發熱、腫脹,常規抗感染治療無效,面臨截肢風險。
“入院時,患者足部內側軟組織已廣泛壞死,感染深度逼近骨組織,若繼續惡化,不僅可能失去右腳,甚至可能引發膿毒血癥危及生命。”王瑞良主任回憶道。面對復雜病情,瑞慈醫院手足顯微外科團隊迅速啟動多學科會診(MDT),聯合內分泌科、感染科、麻醉科等專家,制定“控糖抗感染先行,骨搬運技術保肢護航”的精準策略。
顯微技術攻堅:脛骨橫向骨搬運術重塑足部功能團隊采用“糖尿病足感染壞死病灶切除清創術”,精準剝離壞死組織,避免健康血管神經損傷。術后聯合敏感抗生素治療,感染指標顯著下降。
△手足顯微外科王瑞良主任團隊術中(右:王瑞良 左:趙浩呈)
針對患者足部血運障礙,團隊創新應用“脛骨橫向骨搬運術”——通過微小截骨牽拉,刺激下肢血管網再生。王主任解釋:“這項技術如同‘喚醒’休眠的血管,重新為足部供血,是避免截肢的關鍵一步?!?/p>
經過脛骨橫向搬運及多次清創術,下肢血管再生,右足新鮮肉芽組織生長良好,行游離植皮術,創面完全愈合,功能恢復。
細節鑄就奇跡:全程管理護航康復
術后,心電監護儀持續追蹤血壓、血氧、心率變化,確?;颊咂椒€過渡;通過靜脈鎮痛泵緩解疼痛,同時每2小時觀察傷口敷料滲血、滲液情況,嚴防早期感染;根據血糖變化,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每日8小時一次調整骨搬運牽引針刻度,確保骨膜張力,重建下肢血運。
△患者張先生住院時嘗試行走
“每次換藥,醫生都輕手輕腳,還教我如何觀察傷口;王主任查房時總會鼓勵我‘再堅持一下,一定能好!’”張先生感慨道。4個月的住院時光,醫護團隊的細致關懷讓他重燃信心。出院當日,張先生右足植皮區愈合良好,血運感覺正常,可以行走。
來源:南通瑞慈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