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關稅爭端影響,4月7日全球股市經歷黑色星期一,A股和H股更是出現史詩級大跌,這讓剛在清明前夕舉牌北京控股的新華保險吃了個“啞巴虧”。截止當天收盤,新華保險A股跌8.10%,H股跌16.8%,其剛剛舉牌的北京控股也下跌了8.63%。
據悉,北京控股已經是新華保險自去年11月以來舉牌的第五家上市公司,而其余幾家被舉牌的上市公司上海醫藥、國藥股份、杭州銀行(海通證券停牌中)也于4月7日出現不小跌幅。
就在一周前,新華保險副總裁秦泓波還在業績會上表示,“2024年以來公司多次舉牌上市公司,在市場上引起比較大的反響,也對公司的投資經營產生了非常強的推動作用,這是適應當前形勢下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的需要。”
除了直接舉牌,新華保險還在2024年2月聯合中國人壽發起設立鴻鵠志遠(上海)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下稱“鴻鵠基金”),總額度500億元。截至今年3月初,鴻鵠基金已成功投資落地500億元。另外,新華保險還聯合萬科、大家保險等共同設立了“萬新金石(廈門)住房租賃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總規模為16億元,其中新華保險認繳59.94%。
年報顯示,新華保險的股票投資占比從2023年末的7.9%直接提升至2024年末的11.1%,大幅提升3.2個百分點。在去年小牛市的推動下,新華保險的“大舉入市”收獲不菲,甚至推動了公司整體的業績增長。2024年,新華保險的歸母凈利潤達262.29億元,同比增長201.1%,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也在各險企中增幅排名首位。新華保險把盈利都歸功于受資本市場上漲的影響,財報利源顯示,該公司實現保險業績和投資業績較均衡的貢獻,保險服務業績125億元、投資業績157億元,投資業績貢獻已經超過保險業績。
然而,當權益市場表現不佳時,投資收益將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凈利潤和財務穩定性。比如2023年,新華保險的投資收益就虧損了37.75億元,間接導致當年凈利潤大跌59.48%。事實上,新華保險對此也心知肚明。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已連續兩年下調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和風險貼現率。2024年新華保險審慎下調用于內含價值評估的非投連賬戶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至4%、風險貼現率假設至8.5%。
副業收入不穩定的同時,新華保險的主業也面臨挫折。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新華保險保險服務收入為478億元,同比微幅下滑0.5%;保險服務費用316億元,同比減少5%,保費收入微增2.8%,而同期中國平安保費收入同比增長7.2%,中國人保同比增長4.7%。
渠道方面,新華保險銀保渠道實現保費收入517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長期險首年期交保費達到歷史新高,為139億元,同比增長11.5%;團體渠道實現保費收入28.67億元,同比提升14.5%,長期險首年保費1.88億元,同比增長56.7%;個險渠道的增長較為平緩,增幅僅為0.3%。
個險渠道的衰弱與新華保險代理人隊伍“縮水”有關。在以傳統“人海戰術”定勝負的中國保險業,新華保險去年代理人數量卻少了1.9萬人,降幅達到12.26%,為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中跌幅最大的一家。同期平安人壽的代理人數量為36.3萬人,同比增長4.61%;;中國人壽的個險銷售人力為61.5萬人,同比減少3%;太保壽險的保險營銷員數量為18.8萬人,同比減少5.53%;人保壽險的營銷員規模人力8.28萬人,同比減少6.76%。(內容來源|知譚商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