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元年,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農資行業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轉折點
從鄭州中原智慧農場的麥田無人化播種,到成都川西壩子的智慧茶園機器人采茶。從西安關中平原的蘋果分揀,到濟南黃河三角洲的智能大棚移栽,再到長春黑土地的無人農機集群實現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作業,AI技術正悄無聲息地重塑著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
2025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提出加力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注入數字化、智能化新動能。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提出,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在這一背景下,農資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綠色植保、智慧農業等新興領域正在蓬勃發展,為農資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然而,行業也面臨著結構性矛盾:一方面是傳統農資產品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是綠色、智能化農資產品的供給不足。如何在這一變革中抓住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每一位農資人必須直面的核心命題。
作為農資行業的風向標,鳳凰農資節始終緊跟政策導向和市場趨勢,依托深耕農業領域24年的行業沉淀,精心打造“鳳凰農資節|全國大聯展”,通過整合全國農資資源,致力于搭建一個集交流交易為一體的高質量行業盛會。
這樣一個持續深耕農業領域二十余年的全國性展會,在今年又將為農資市場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展現出怎樣的發展范式?
一:數據驅動的展會成績單
鳳凰農資節始終致力于深耕農資產業生態,精準錨定種植戶、經銷商、服務商等畫像群體的共性需求與差異化痛點,打造農資流通領域供需匹配的生態閉環。通過設立植保展·肥料展·種子展·農化裝備及植保器械展·農機展,展品囊括了農藥、化肥、種子、植保機械、綠色防控、包裝設備、農機等全產業鏈,并精準邀約31個省市的行業龍頭企業、省市縣等各級經銷商、專業觀眾等客戶群體,進一步有效推動精準對接。
從中原到西北,從西南走向黃淮海,再到東北。鳳凰農資節憑借其強大的行業資源整合能力與精準的市場洞察力,不斷拓展服務邊界,深化產業鏈連接價值。
2024年·西北植保會展會現場
展覽面積達30000平方米
精準邀約600家參展企業,到場觀眾達80000人次
2024年·西南植保會展會現場
展覽面積達15000平方米,
精準邀約500家參展企業,到場觀眾達30000人次
第31屆山東植保信息交流暨農藥械交易會展會現場
展覽面積達80000平方米,
精準邀約1000家參展企業,到場觀眾達150000人次
第37屆黑龍江植保信息交流暨農藥械交易會展會現場
展覽面積達70000平方米,
精準邀約700家參展企業,70000名到場觀眾
第22屆中原農資雙交會展會現場
展覽面積達60000平方米,
精準邀約1000家參展企業,到場觀眾達85000人次
二:行業趨勢的風向標
良品良法,孕育良機。在每屆農資節的展會現場,通過舉辦“創新營銷交流活動”、“信息發布會”等交流活動,邀請行業院士、專家學者、企業領袖等重量級嘉賓,圍繞當下行業痛點熱點、行業驅動政策等熱門話題展開深入探討,通過匯聚行業精英的思想碰撞,為農資行業注入了創新活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本年度,鳳凰農資節迎來了全新升級,將以更鮮明的品牌形象、更全面的服務模式、更精準的市場需求匹配,開啟農資行業發展的新篇章。
2025鳳凰全國大聯展已全面啟動。將覆蓋中原、西南、西北、黃淮海、東北等重點農業地區,輻射京津冀協同發展區、中原經濟帶及環渤海經濟圈,聯動山東、河北、河南等糧食主產省,通過商貿網絡搭建,助力企業精準布局農資產業鏈,加速拓展現代化大農業市場。
繼中原農資雙交會之后,鳳凰農資節將陸續在成都、西安、濟南、長春等重點農業城市舉辦巡展。以更廣闊的覆蓋范圍、更專業的服務內容、更精細的資源整合,為農資行業描繪豐收與希望的光明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