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車企都在強化自己身上的華為烙印,最近一則關于阿維塔智能座艙發力自研的消息,卻被業內人士嗅出幾分“淡化”華為標簽的氣息。
“自研”智能座艙主要用于海外車輛
最近,有消息稱阿維塔將在智能座艙領域推進自研,目前正在擴建智能座艙的研發團隊。該品牌有望在2026年之后的一些全新車型上,搭載自研的下一代智能座艙,實現包括AI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在智能座艙的部署。2026年開始,阿維塔的全新產品將改為主要依托于長安汽車的SDA 2.0平臺開發。不過,據阿維塔科技一名內部人士透露,這里提到的“自研”是用于海外車輛上。
作為長安、華為與寧德時代三巨頭聯手打造的豪華品牌,阿維塔近年與華為深化合作的動作不斷。去年1月16日,華為與長安汽車成立的新公司----引望智能正式成立。七個月后,阿維塔和賽力斯相繼各投資115億元、買入引望智能10%的股權。12月12日,阿維塔科技與華為簽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新模式推動合作邁入新階段,在產品開發、營銷及生態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支持阿維塔打造下一代系列車型。
據該名阿維塔內部人士介紹,他們和華為的合作沒有任何變化,甚至在原基礎上關系還加深了,今年還一起聯合共創、一起辦公。
灣財社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份,有消息顯示,華為派了一支團隊入駐阿維塔重慶總部,雙方正在就第二代產品的產品定義、用戶洞察、營銷策略等開啟聯合共創。“之前也有過類似行動,只不過這次的規模最大。”他解釋。
此前,天眼查信息顯示,阿維塔已完成“塔界”商標注冊。該名阿維塔內部人士表示,當時確實有申請過注冊,但只是商標注冊而已。對于是否為人們理解的其余幾界那種“深度合作”,他沒有作出回應。
業內:車企自研并非逆勢而為
眾所周知,在智能座艙領域,華為在汽車界已經被視為行業標桿,越來越多車企都以深度捆綁華為作為旗下產品溢價的重要籌碼。而阿維塔明年發力智能座艙自研的系列動作,未免留給了人們不少聯想空間。
不過,威爾森高級行業分析師張一夫認為,目前市場主流確實是在積極“擁抱”華為,但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全力“擁抱”華為的,更多的是在智能化體驗方面缺乏顯著競爭力的合資/豪華品牌,或者是在智能化體驗方面,研發實力較為薄弱的老牌自主品牌。而無論是早期的新勢力品牌,還是由傳統大廠內部孵化出來的新生代新勢力品牌,都更傾向于自研。
“從某種程度來講,阿維塔發力自研并非逆勢而為,而且他們也不是說全盤切換,只是逐漸替代或者是做一個內部賽馬的嘗試,這種做法可以理解。”他表示。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梁羅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