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援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近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稱,“如果伊朗不與美國就其核問題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伊朗進行轟炸”,并對其相關產品“征收二級關稅”。特朗普在接受電話采訪時同時表示,美國與伊朗官員“正在對話”。但他沒有對此談論更多內容。特朗普近日在白宮表示,他最近給伊朗寫了一封信,傾向于與伊朗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如果伊朗未能就核問題達成新的協議,將面臨“很壞、很壞的結果”。
哈梅內伊(資料圖)
盡管美國單方面退出了伊核協議,但該協議依然生效,從2015年開始算起,10年后的今年10月到期。如果不能續簽或達成協議,那么聯合國可能將會重啟對伊朗的制裁——目前只是美國和歐洲對伊朗進行了制裁。后來兩名知情人士向美媒透露稱,特朗普在這封信中給伊朗劃定了兩個月的“最后期限”:若在兩個月內雙方無法達成新的協議,那么伊朗將面臨“嚴重的后果”。特朗普的這封信后來通過中間人阿聯酋交給了伊朗外長阿拉格奇,最后到了哈梅內伊手里。
很多人并不了解二級關稅是什么東西,但了解的人會知道,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一種提高關稅的形式。也就是說,美國將會對伊朗的進口商品加征額外的關稅,一般情況下這是美國為了懲罰該國貿易行為的一種手段。不過,加征關稅的確是特朗普最喜歡的一種稅務手段。但其實,特朗普的原話更加的猖狂,“如果他們不達成協議,就會面臨轟炸,這將是他們從未見過的轟炸”!而這樣的話語,也正式將大戰開始倒計時。畢竟,誰都能投影出來特朗普話語中的威脅。
特朗普(資料圖)
伊朗的回應同樣強硬,3月20日,伊朗外交部召見英、法、德三國大使,譴責其“與美國勾結濫用安理會機制”。哈梅內伊則在公開演講中稱,“與霸凌者談判只會損害國家尊嚴”,并強調伊朗已具備“全面戰爭”的防御能力。為展示實力,伊朗革命衛隊于3月21日在伊伊邊境展開大規模軍演,部署反艦導彈與無人機部隊,模擬“抵御外部入侵”。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中俄迅速行動,3月19日,中俄伊三國副外長在北京舉行閉門會議,并發表聯合聲明,明確反對“任何國家以武力威脅解決伊核問題”。
這場被外界忽視的閉門會晤,直指美國霸權邏輯的致命軟肋:伊核協議從來不是美伊兩國的“私人合約”,而是牽動全球戰略平衡的多邊協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一針見血:美方既想繞過中俄另起爐灶,又企圖用武力脅迫伊朗接受“城下之盟”,這種“既要又要”的霸權思維注定碰壁。俄羅斯的立場則更具地緣攻擊性。克里姆林宮明確警告,任何試圖將中俄排除在外的伊核問題解決方案都是“政治幻覺”,當美軍轟炸機在印度洋耀武揚威時,里海沿岸的俄軍反艦導彈系統已進入戰備狀態。
特朗普(資料圖)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4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伊核問題提問。郭嘉昆表示,不久前,中方主辦了伊朗核問題北京會晤,并發表了聯合聲明,提出中方關于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的5點主張。中方認為堅持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是唯一正確選擇,主張以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框架為基礎,達成新的共識。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執行因美方執意退出而受到干擾,美方應當展現政治誠意,早日回歸復談。制裁施壓,武力威脅沒有出路。
回過頭來看,特朗普這次的“談不攏就轟炸”,真的是一項孤注一擲的豪賭。賭伊朗會在他的揣測下讓步,賭中俄不會干預過多,甚至賭歐洲能暫時忍氣吞聲。但問題是,這盤棋的復雜程度遠超他的計劃。中國外交部明確指出,伊核協議的執行是因為美國單方面退出被破壞的,“制裁、施壓、武力威脅沒有出路。”俄羅斯更直接:所有相關方都需要坐下來談,伊核協議的未來不能繞過中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