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活動現場,多位醫務人員通過情景短劇、詩朗誦等,分享了他們深耕母嬰健康領域所發生的動人故事,展現中國保障婦幼健康的生動實踐。
4月7日,在2025年世界衛生日宣傳活動現場,全體表演嘉賓合唱《讓世界充滿愛》。
家庭的希望與抉擇
“在醫務人員的日夜守護下,孩子才有了健康的身體。”在活動現場,一名母親帶著她的孩子小魚兒(化名)登臺,對曾經幫助過他們的醫務人員,面對面表達了感激之情。在小魚兒背后,是一次生命的“闖關”。這次“闖關”是多學科協作與精準救治的縮影,也是婦幼健康制度持續完善的體現。
“其他孩子是抱著媽媽臍帶出生的,而他卻帶著兩根引流管。”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李正紅講述,2021年,懷孕27周的郁女士出現在醫院的產檢室里,超聲探頭劃過胎兒胸腔對應的位置,發現右側胸腔彌漫著大量積液。李正紅解釋,這是先天性乳糜胸,意味著胎兒淋巴系統發育異常,大量乳糜液正在壓迫尚未發育完全的心臟和肺臟。
對此,北京協和醫院產科、超聲科、麻醉科、兒科專家在第一時間啟動多學科會診。“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全力以赴。”李正紅說,專家團隊讓孩子在母親子宮里接受治療。穿刺針在超聲引導下刺破母體子宮那一刻,整個手術室的醫務人員都屏住了呼吸。穿刺針精準地在核桃大小的胸腔與羊膜腔之間,搭建起了一條生命通道。在超聲屏幕上,積液面積逐漸縮小。伴隨著胎心監護儀平穩的“嘀嘀”聲,幼小的肺臟重獲自由的發育空間。
郁女士在孕32周時,突發先兆早產。經過急診剖宮產手術后,小魚兒帶著兩根引流管提前降生。由于早產合并胸腔積液,小魚兒的病情急轉直下,醫療團隊迅速展開救治。“兩周后,小魚兒嘗試經胃腸道吃奶,復查超聲并沒有新增胸腔積液。這意味著他原來漏出乳糜液的缺口終于長上了,他終于可以像其他的孩子一樣吃奶了。”李正紅回憶。
“今天,我想帶大家走進一個特殊的戰場。這里沒有手術刀的寒光,卻有無數個家庭的希望與抉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胎兒心臟母胎醫學中心主任何怡華介紹,孕早期胎兒心臟僅有黃豆粒大小,即使胚胎發育到晚期也僅有核桃大小,而與之相關的疾病有幾百種,產前先天性心臟病診斷難度很大。對此,團隊通過醫工結合,研發了人工智能產品。
從建立高質量數據庫到產品形態研發成型,該團隊歷時10年,投入了百萬級數據,涵蓋了全生命周期的340種疾病亞型。“我們借助遠程醫療會診平臺,將高質量服務轉移和下沉到基層及邊遠地區,最終實現了先天性出生缺陷發病率的下降。”何怡華說。
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上海援疆醫療隊的一員,陳尉華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院長,更是一名見證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事業蓬勃發展的親歷者。去年冬天,穆女士因妊娠合并重度子癇,被緊急送到當地一家醫院行剖宮產術。術后,穆女士出現血小板明顯下降、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等癥狀,被初步診斷為HELLP綜合征。這家醫院聯系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
上海援疆醫療隊立即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婦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聯合護航,最終實現母子平安。“讓人記憶猶新的是,產婦丈夫握著我們的手說,上海醫生,亞克西(好)!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健康無疆界,醫者共擔當。”陳尉華說。
“我們的隊員在沙漠邊緣建立新生兒救治中心,牽頭19省市援疆醫療隊56名不同亞專業兒科醫生組建援疆兒科醫生聯盟。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累計培訓約1萬人次,拓寬援疆范疇,探索跨醫療隊專科整合援疆新模式。我們初步提升了當地兒童常見病診治水平、危重癥患兒早期識別和救治能力,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陳尉華說。
“我們每次到柬埔寨大約3天時間,從7時到22時,一天篩查約2000個小孩。”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國際合作辦公室主任朵林說,高強度的工作讓人耳道又疼又癢,有時候還會紅腫。但是,先心病篩查離不開聽診器,醫療隊帶著聽診器去過云南的村村寨寨、貴州的苗嶺山鄉、西藏的雪域高原,以及新疆的寬闊戈壁。醫療隊還帶著聽診器來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聆聽了600萬名兒童的心跳,展現中國醫生的責任與擔當。
朵林回憶,一名柬埔寨兒童在篩查中表現出乏力氣短,無法像同齡人一樣奔跑玩耍。經醫療隊檢查,孩子被確診患了室間隔缺損。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療,醫療隊將其帶到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通過治療,這名患兒幸福地回到柬埔寨,還畫了一幅畫表達感謝,同時感恩中國與柬埔寨的醫療合作。這體現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民心相通。”朵林說。
朵林說:“在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醫療服務時,我們也系統培訓當地的醫療人員和醫學生,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讓優質醫療資源在當地生根發芽。我們不僅有著‘保障母嬰健康,呵護祖國未來’的使命,更要將這份大愛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
“我們是兒科醫生,是兒童健康的守護者,是健康中國的建設者。”“我們希望,每一名孩子都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去追逐那美好的遠方”……在詩朗誦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幾名醫生分享了內心中最真摯的獨白,也道出了廣大母嬰健康守護者的共同心聲。
目前,全國已建成3491個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3221個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全國共有婦幼保健機構3081家,婦產科醫師數達到37.3萬人。截至2023年底,兒童醫院達到162家,兒科醫師數量增長到23.4萬人;每千名兒童床位數2.55張,較2015年增加了0.62張。2024年,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和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圍繞落實“十大功能定位”,支援幫扶醫療機構87家,派出幫扶支援的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590余人次,幫扶醫療機構開展新技術和新業務260余項,培養兒科人才9100余人次。
我國把好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四道出生缺陷防治關口,出生缺陷導致的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較5年前均下降30%以上,神經管缺陷、唐氏綜合征等5種嚴重致殘出生缺陷發生率降低21%。聚焦兒童近視、肥胖、孤獨癥等重點問題集中發力,全國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5.1%。2022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6歲兒童近視率分別比2018年下降了1.7個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推進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行動,全國艾滋病母嬰傳播率降至1.3%,9個省份率先實現消除目標。2009年起,我國將“兩癌”篩查納入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累計開展宮頸癌篩查2.8億人次、乳腺癌篩查1.9億人次。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接種數量逐年上升,已有15個省份將接種HPV疫苗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為13~14歲女孩免費接種HPV疫苗,每年惠及約400萬名適齡女孩。
文:健康報記者 孫韌
圖:健康報記者 張丹
編輯:李詩堯
校對:楊真宇
審核:管仲瑤 葉龍杰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4942W7Q0】獲取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