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幼兒感受清明節的獨特內涵,合肥幼教集團肥東錦源春天幼兒園于4月3日開展了“清明潤童心,傳統共傳承”主題系列活動。活動通過主題教育、親子互動、手工體驗等形式,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中感知傳統文化,厚植家國情懷。
活動伊始,各班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圖片和故事,向孩子們講解了清明節的來歷與習俗。從“祭祖掃墓”的孝親感恩,到“踏青插柳”的春日生機,再到“青團美食”的舌尖記憶,孩子們在互動問答中加深了對傳統節日的理解,也懂得了珍惜當下、感恩生活的意義。
幼兒園特邀家長走進課堂,與孩子們一同制作清明特色美食——青團。家長化身“傳統文化導師”,手把手教孩子們揉面團、包豆沙、捏造型。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將綠瑩瑩的糯米團搓成圓球,當熱氣騰騰的青團出爐時,教室里飄滿艾草清香,孩子們自豪地分享勞動成果,體驗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快樂。
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發揮創意,班級教師還增設了“創意粘土青團”環節。五顏六色的超輕粘土在孩子們手中變成了一顆顆“萌萌噠”青團,有的點綴上粉色的“花瓣”,有的用亮片模擬糖霜,還有的為青團“戴”上可愛的表情帽子。孩子們將粘土青團與柳枝、小花組合成“春日小景”,既保留了傳統青團的意象,又融入了童趣與想象力。
“清明插柳”是祈福納祥的古老習俗。在手工環節,孩子們用彩紙、黏土、毛線等材料制作“創意柳條”。小手仔細纏繞嫩綠的藤條,將黏土捏成柳葉點綴枝頭。一束束充滿童趣的柳條作品,既裝點了教室的春日角落,也寄托著孩子們對春天、對生命的美好祝愿。
春陽和煦,萬物清明。這場充滿煙火氣與文化味的清明節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傳統節日的魅力,更在幼小心靈中勾勒出中華民族精神的底色。(李珠珠/圖 計梅/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