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已成為企業和社會發展的核心資產,但數據在采集、存儲、使用、共享和銷毀的全生命周期中面臨著諸多安全挑戰,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數據知識產權登記作為全生命周期數據安全與合規保障的核心舉措,對于維護數據產權持有方權益、規范數據應用、保障用戶權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生命周期數據安全管理強調從數據產生到銷毀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的安全管控。在這一過程中,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為數據處理者明確了主體責任。通過登記,數據處理者清晰知曉自身在數據收集、存儲、使用等環節的權利與義務,例如在數據采集階段,企業需確保數據來源合法,避免采集未經授權的數據,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可促使企業建立完善的數據來源審核機制,對采集設備和網絡進行安全加固,防止數據在采集過程中被篡改或竊取。
隱私計算和訪問控制等技術的運用與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相輔相成。隱私計算技術,如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學習等,可在確保數據不對外泄露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分析計算,而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則為這些技術的應用提供了法律基礎和保障。訪問控制技術則通過識別和確認訪問系統的用戶、決定用戶對系統資源的訪問類型,防止未授權訪問,登記后的數據知識產權明確了不同用戶的訪問權限,使訪問控制更加精準有效。
制定重要數據目錄和風險評估機制是全生命周期數據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為此提供了數據資產清單。通過對重要數據進行分類分級并登記,企業能夠明確哪些數據屬于高度機密級別,哪些屬于普通級別,從而制定相應的存儲、訪問、傳輸和處理規則。風險評估機制則依據登記的數據知識產權信息,對數據在不同環節面臨的風險進行評估,及時發現潛在的數據安全風險并制定整改措施,防止數據泄露與濫用。
“大數據殺熟”現象憑借其隱蔽性、精準性和普遍性,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和知情權,破壞了市場競爭秩序。通過《江蘇省數據條例》規范算法應用,禁止不合理的差別待遇,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持。
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要求數據處理者對數據的處理過程和使用目的進行明確說明,確保數據使用透明化。例如,互聯網平臺在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個性化定價時,需向消費者披露價格差異化的依據和算法規則,這些信息可通過數據知識產權登記進行公示。消費者在了解數據使用情況的基礎上,能夠做出更加理性的消費決策,增強對數據知識產權的信任。
同時,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為監管部門提供了監管依據。監管部門可通過登記信息對平臺的算法進行審查和監測,及時發現和制止“大數據殺熟”行為。對于違反規定的企業,可依據登記信息進行處罰,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在全生命周期數據安全管理和反“大數據殺熟”與用戶權益保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未來,應進一步加強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的普及率和有效性,為數字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