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產品真正符合市場需求,購房者愿意為高品質支付溢價。
中房報記者 康為 北京報道
一二線城市土地拍賣持續升溫。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3月300城經營性用地平均溢價率為17.1%,較上月提升了約6個百分點,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成都等多地均有高總價高溢價地塊成交。在3月成交金額TOP10城市中,有6個城市平均溢價率超過10%,其中,杭州、蘇州平均溢價率更是分別高達42%和38%。市場熱度顯著上升。
熱度上升背后是房企大手筆拿地使然。據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百強房企新增土地儲備貨值、總價和建面分別達到6220億元、3171億元和3356萬平方米,貨值同比增長17.8%,金額同比增長42.2%,建面同比增長5.1%。
搶地大軍中,TOP10房企沖的最猛,一季度總計拿地金額(全口徑)近177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2%,如濱江集團一季度杭州拿地金額占比高達94%;華潤置地、中海地產、招商蛇口拿地銷售比超過0.6,且金額同比漲幅均較大,分別為92%、1768%和183%。
從新增貨值來看,綠城中國、華潤置地和中海地產位列前三:1~3月,綠城中國以504億元新增貨值占據榜單第一,華潤置地以456億元新增貨值位列第二,中海地產新增貨值規模為393億元,位列第三。TOP10企業1~3月新增貨值總額3254.2億元,占TOP100企業的39%,新增貨值門檻為28億元。
相比之下,TOP11~20房企新增貨值占比僅為13%,TOP21~30占比3%,TOP31~50占比10%,后50強房企新增貨值占比僅為3%,顯現了行業資源加速向頭部企業集中的態勢。
“一季度,企業投資呈現‘頭尾分化’格局,一方面,全口徑銷售百強企業中,仍有近七成企業未有土儲入賬,投資保持謹慎態勢;另一方面,銷售頭部企業拿地力度超過去年,帶動土地市場點狀高熱。”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科偉表示。
對于TOP房企搶地熱潮,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土地市場活躍得益于“精準供地”政策,核心區域優先供應庫存去化較快的板塊,非核心區域通過低密度地塊的差異化供應,有效激發了房企的拿地熱情。特別是多地取消土拍上限后,起拍樓面價并沒提升,溢價“相對高”。地方為房企提供了合理的利潤空間,使其在競拍時能夠“算得過賬”,為后續項目去化提供了安全墊。
對于接下來的拿地舉措,頭部房企的投資策略亦高度趨同,均表示集中資源爭奪“回暖”城市的核心地塊,如龍湖集團董事長陳序平在2024年業績會上明確表示,未來龍湖將聚焦一二線核心城市的優質地塊;招商蛇口董事長蔣鐵峰也強調,要優中選優,選擇核心城市、核心區域進行投資。
綠城中國行政總裁郭佳峰更是直言,有些地方土地樓面價甚至已經高出原先的住宅限價,“杭州市場很熱,超出我們的想象了”。
對此,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認為,當前土拍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新規住宅產品的出現,為房企提供了新的溢價空間,有望緩解土地成本高企帶來的壓力。未來,如何在高成本土地上實現產品創新與價值提升,或將成為房企突圍的關鍵。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當前高溢價土地市場由改善型需求驅動,與2016年依賴杠桿推動的“地王潮”有本質區別。彼時房企通過“名股實債”激進拿地,導致價格倒掛風險;而本輪溢價源于開發商在建筑品質的深度投入。只要產品真正符合市場需求,購房者愿意為高品質支付溢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